導讀冰雪聰明的文壇奇才丹·西蒙斯

譚光磊

今年剛滿六十歲的美國作家丹·西蒙斯(Dan Simmons),是一位罕見的全能型作者。他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晚期出道,首部長篇小說《迦梨之歌》(Sottg of Kali)便一鳴驚人,摘下世界奇幻文學獎。接著他一口氣推出末日恐怖史詩《腐肉解饑》(Carrion Comfort)和恢弘壯闊的科幻長篇《海柏利昂》,分別勇奪史鐸克獎和雨果獎。靠著三部作品,他便征服了奇幻、科幻與恐怖三大類型文學,簡直不可思議。

西蒙斯毫不因此自滿,反而孜孜不倦寫將下去。二十年來他筆耕不輟,每年都有新作問世,還“變本加厲”把觸角延伸到歷史、懸疑、驚悚、推理等領域,九度拿下文學大獎,提名無數,幾乎沒有題材不能寫。

在分工細密、“標簽”至上的現代出版界,編輯和經紀人通常不鼓勵作者輕易轉戰類型,一來可能流失核心讀者,二來等於從頭來過,更別提能不能寫得好。所以作者要麽“謹守本分”,或者乖乖另起筆名。在如此環境下,西蒙斯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啥都敢寫而且啥都寫得好,就更令人嘖嘖稱奇了。

幾年前西蒙斯接受《軌跡》雜志專訪,談及縱橫眾多類型的創作軌跡,笑稱他來自美國中西部,老家人人知道“輪替作物”的重要性,若是莊稼一成不變,遲早土地枯竭。於是“多樣性”不僅是農耕準則,更成了他重要的寫作依歸。

他同時指出跨界寫作的難處:你必須下足苦功,務必熟悉該類型,不只是讀遍經典,知名度低的作品也不能放過。即使做到上述全部,仍須保持謙遜之心,才能踏出第一步。太多所謂的“文學”作家,憑借著主流優勢,便以為自己寫起類型也能信手拈來。沒做功課的結果,就是相同的東西早有人寫過,而且還寫得更好。

可是西蒙斯始終沒有取得主流文壇的成功,即便他的作品又多又好,即便史蒂芬·金很早就大嘆“丹·西蒙斯令我折服”,直到二〇〇七年的《極地惡靈》。

《極地惡靈》是西蒙斯的第二十部長篇。他用歷史驚悚小說的筆法,重新想象了一個半世紀前約翰·富蘭克林爵士尋找西北航道,卻出師未捷、命喪極圈的悲劇故事。

所謂“西北航道”,指的是沿著北美洲海岸,穿越加拿大北極群島,串聯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航線。由於地近極圈,這條航道長年冰封,外加星羅棋布的小島,地勢極為艱險。由於可以大幅縮短跨接兩大洋的航程,從十六世紀開始,探險家前仆後繼,都想成為第一個成功穿越北冰洋的英雄。

在歷代探險家中,就屬先後三度遠征北極的英國海軍少將約翰·富蘭克林最為著名。一八四五年,他指揮“幽冥號”與“驚恐號”兩艘大船,率領百余位船員,帶著三年的口糧,浩浩蕩蕩朝北冰洋開拔,不料一去無回。

兩年匆匆過去,遠征船隊音訊全無。在富蘭克林夫人的奔走呼籲之下,英國海軍部展開大規模搜救行動,並給出高額賞金。先後有十余艘英美船只前往北極,可是全數無功而返,折損的人力物資遠超過富蘭克林的冒險船隊。

富蘭克林的失蹤之謎,等到九年之後,才由默默無聞的蘇格蘭探險家約翰·雷所解開。他找到證據顯示,富蘭克林的船員在饑寒交迫、瀕臨崩潰的絕境中,不但吃地衣苔蘚和皮靴,甚至吃人肉,最後全數喪命。

這個消息驚動了英國,講究禮節的上流社會人士完全無法接受食人行徑,富蘭克林夫人更將此視為對丈夫名譽的誣蔑。她找來好友狄更斯,在報章雜志上撰文抨擊約翰·雷捏造事實、居心可議。富蘭克林爵士被媒體塑造成悲劇英雄,立下大功的約翰·雷則在輿論打壓下成了過街老鼠,後來抑郁而終。

一個世紀以後,加拿大艾伯塔省大學的人類學教授歐文·比提(Owen Beattie)展開一項長達十年的研究計劃,用科學方法檢視富蘭克林探險隊遺留的線索,證實船員們的死亡原因包括肺炎、食物中毒、壞血病和饑餓,當然,也包括食人。

在《極地惡靈》中,西蒙斯把時間設定在富蘭克林出發後兩年,船隊已受困威廉王島,寫的正是船員們在死亡邊緣掙紮,在天寒地凍中分不清真實和幻想的最終旅程。即使在炎炎夏日捧讀,也會讓人背脊發涼。

本書的出版過程還有段插曲。由於原本的編輯麥可·梅索(Michael Mezzo)跳槽,《極地惡靈》便落到他的同事芮根·阿瑟(Reagan Arthur)手裏。她不久前才因《歷史學家》而聲名大嗓,這回再度操刀大部頭歷史驚悚小說,可謂得心應手。巧的是,西蒙斯十五年前的《暗夜之子》(Children of the Night)也是吸血鬼小說,不過他從醫學觀點提出解釋,再佐以驚險的動作冒險,頗有科學版《歷史學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