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宇宙的黏度(第3/3頁)

劉思茅的話音落下後,會議室裏變得一片沉靜,沒有人開口發言,只聽到一些不均勻的粗重呼吸聲。在座的基本都是內行,對他們來說,劉思茅描述的前景有些過於宏大了。如果接下來能夠完善理論中的數學證明,同時循著這個方向在實驗室裏找到若幹證據,那麽屬於中國的自然科學諾貝爾獎完全有可能由此誕生。

“我有個意見。”孔青雲突然發言,他的臉因為緊張變得有些扭曲,似乎有什麽東西令他內心糾結,“關於超流體纖維,我覺得它現在還極不成熟,需要補充大量的計算論證。在它得到完善之前,我覺得還不能被稱為理論。”

劉思茅眼裏閃過一絲贊賞。雖然剛接觸不久,但他幾乎是有些喜愛這個顯得踏實的年輕後輩了,“當然了,雖然超流體纖維理論得到了某些驗證,但離真正完成還差得很遠。記得我以前在一次動物藝術作品展上看到過猿猴的攝影作品,其實在超流體纖維的問題上,我們就像一只偶然撿到了傻瓜相機的猴子,能夠拍出有模有樣的作品,但對於相機本身的運行原理卻基本上還一無所知。”

孔青雲籲出口氣,劉思茅的這個表態讓他輕松不少,臉色也平靜了些。

劉思茅想起了什麽,“哎,資料裏說你愛好不少嘛。我們已經知道在一個科技論壇上,名為‘青雲渡’的ID就是你,你發布了不少頗有新意的知識,很多科技人員和愛好者都喜歡追著看呢。只是,今後你會比較繁忙,像這樣的事情可能不得不暫停了。”

孔青雲面色微赧,“是在福岡比較閑的時候想到的一些東西,因為人長期在國外嘛,就想跟國內的科學愛好者交流交流。不過我在那裏發的帖多數帶有科普性質,基本上都是科學界已經認可的東西,像超流體纖維這種沒有證實的理論並沒有涉及。哦,下一步我該做些什麽呢?”

“我們之所以找你,超流體纖維理論是最重要的因素。當然,你在核物理研究方面的經歷也是一個原因。我們現在實在是缺人啊。”劉思茅直截了當地說。

“相當於一份工資請兩個人,很劃算,哈哈。”一旁的顧宏開了句玩笑,除了孔青雲,大家都笑起來,氣氛輕松了不少。“昨天你通過內線電話申明了加入計劃的態度,現在這個態度有變化嗎?”顧宏伸出手制止孔青雲的表態,“想清楚再回答。這是你最後一次可以退出的機會了。”

孔青雲的臉上有些陰晴不定。會議室裏的其他人都看出他似乎有什麽心事,不過想想也不足為奇,人生中突然面臨這樣的抉擇,難免會有些疑慮。

“沒有變化。”孔青雲開口了,語氣很堅定,“因為,我想知道更多的東西。”

顧宏看了一下周圍人的表情,“孔青雲同志,歡迎正式加入‘太平門計劃’。至於說下一步的工作,你先到一項中俄合作項目去看看吧。超流體纖維理論預言的現象就發生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