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前塵舊事(第2/2頁)

江哲心曾經告訴劉青,MⅡ的結論還需要進一步完善,課題組成員近段時間正著手此事。劉青卻說MⅡ課題的結論完全可以信任,ECMWF等權威機構已經做過詳細研判,否則不會在這種重大問題上公開表態認同。江哲心堅持說作為課題組成員,我們自己才最清楚理論的瑕疵和軟肋所在,希望能多給一些時間。劉青當時並沒有馬上答復江哲心,但第二天卻請他到校長辦公室接聽了一個電話。江哲心從沒想到某一天自己竟然能同一位管理國家的副總理通電話,結果對方連續報了兩次姓名,他才從短暫的震驚中回過神來。在電話裏副總理稱贊了課題組的工作,那種喜悅有加的語氣同平常在媒體露面時大不一樣。他說在最近的兩次氣候問題談判中,南信大MⅡ課題組的科研成果起到了很大作用,有力地捍衛了國家利益。副總理的聲音鏗鏘震耳,隔著電話江哲心也能感受到他的激動。在民間傳言裏,副總理主張國家強勢崛起,看來斯言並非無據。整個過程裏江哲心基本只是聆聽,偶爾應答一兩聲。但後來副總理突然稱江哲心為“國家英雄”,江哲心連忙表示言重了,他只是在做自己的本職工作而已。江哲心對副總理解釋說自己在氣候研究領域裏並不是什麽權威,學術上勝過自己的不要說在中國了,就是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裏也大有人在。但副總理似乎頗不以為然,從鼻子裏哼了一聲說:“我也是搞技術出身,能理解學術圈子的情況,一般不過問你們內部的事情。但是,在國家最迫切需要的時候,能及時拿出有用的成果就是最大的權威。所以,江哲心同志,”說到這裏副總理停頓了一下,“你是我們國家的有功之臣,請務必服從國家的安排。”

應該說江哲心並不是一個容易激動的人,但那一刻他的確有些難以自己。雖然“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早已成為過去時,但在中國傳統學人的心目中,能夠得到國家的肯定依然是一種無上的光榮。接完那個電話之後的情形已經有些模糊了,但江哲心清楚地記得一個細節:自己的身體一直在不可抑止地微微顫抖。

【2009年8月11日】

一轉眼江哲心到北京工作已經半個多月,今天第一次回南京。秦珊在鎮江出差,電話裏對他說要後天才能回來。江哲心發覺自己不在的日子她似乎過得更加灑脫了,他忍不住想:如果當初他們能要個孩子的話,事情也許會是另外一種模樣,但現在說什麽都沒多大意義了。秦珊的父親幾年前已經離休,但仍然算是頗有影響的人物。江哲心其實明白,如果不是因為秦珊的助力,他幾乎不可能在二十九歲就成為副教授,更不可能在幾年前四十剛出頭的時候就擔任像MⅡ這麽重要的國家級項目課題組的負責人。在內心裏,江哲心一直對秦珊充滿感激,但是,在情感上,兩個人之間卻又的確無法溝通。

江哲心望了眼擺在桌上的電子相框,秦珊在裏面溫柔地微笑著。也許她有足夠的理由怨恨我忙於工作,沒有給她足夠的關心。但是……江哲心胡亂地想著心事,這不能夠成為她投入別人懷抱的理由。江哲心不禁回想起三年前自己知道真相的那天,竟然一個人喝光了一瓶在櫃子裏放了至少十年的五糧液……

既然秦珊不在,江哲心也沒有在家裏待下去的理由。韋潔如到酒店來同他見面。雖然江哲心知道韋潔如向來不是一個善於掩飾情緒的人,但也沒預料到一見面她就伏在自己肩上哭個不停。江哲心以為出了什麽事,但韋潔如說只是因為太想他。

現在潔如已經睡熟了,夢裏不知遇見了什麽事,臉上沁出一絲憂郁,讓江哲心忍不住憐惜地拂了拂她額前的短發。現在回想起來,事情的開端已然模糊不清。雖然他們都記得第一次擁抱緣於在舟山的一個小島考察時韋潔如的意外落水,但江哲心自己清楚地知道這一切早有發端。對於心存曖昧的男女來說,所缺的不過是一點點契機而已,比如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一次深夜加班時的停電,甚至是一只突然竄出的蟑螂。那時韋潔如並不知道,她的出現讓江哲心當時死寂一片的天空重新有了一絲生機。那段時間江哲心最盼望的就是能見到韋潔如,不過江哲心把一切掩藏得很好,不是因為他城府深沉,而是在韋潔如面前他覺得自己不配有什麽想法。

氣候司給了江哲心很大的權限,由他掌握的經費遠遠超出了預想,基本上資金不再是個問題。除了經費之外,只要他提出來,一些以前不敢想象的資源也能被調動。因為學校這邊的MⅡ課題仍在繼續,江哲心經常往返於北京和南京之間。到了北京,江哲心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國家高層對氣候問題的重視。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同時即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在碳排放等問題上,小數點後每一位數字的取舍都意味著巨量的財富得失。副總理特意在百忙中給江哲心的新辦公室打來電話,對他服從組織安排表示滿意,說了好些鼓勵的話,讓江哲心頗為感動。雖然跟副總理直接的接觸機會並不多,但江哲心能感受到他對這個國家發自肺腑的熱愛。從這一點來講,江哲心對副總理一直懷有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