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秘書長的決定(第3/3頁)

“您說得不錯。”托羅坦率地說,“人類的惰性總是讓他們本能地選擇逃避責任。但此次我們面臨的天年危機,其慘烈程度和毀滅規模遠遠超過人類此前所經歷的任何一場災難,發生在二疊紀的持續兩千多萬年的大滅絕事件就是鐵證。如果人類懷著僥幸心理,不從現在就開始抗爭,而是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虛無縹緲的未來,那麽,人類就會像溫水裏悠然自得的青蛙,最終成為沸水中一副醜陋的骨架。”

崔則元聳然動容,“我需要馬上召開一次安理會特別會議來討論此次事件。你們期望……我能做些什麽?”

“盡可能為‘太平門計劃’爭取時間。”托羅語氣肯定,“現在的局勢下,也許不可能爭取到十五個月的時間了,但越多越好。不管下一步出現多少傳聞,只要各國官方堅決不予認可,社會就不至於因為極端的動蕩而崩潰,‘太平門計劃’的實施就能多一些希望。”

兩個小時之後,聯合國安理會召開了一次特別閉門會議。會議結束後沒有發表任何消息和公報,世人獲知此次會議的詳情已經是若幹年後的匠人時代。經過參會各方表決,聯合國最終同意支持由少數國家提起的多國合作項目“太平門計劃”。有消息稱,會議中發生了異常激烈的爭論,反對意見曾經一度占據上風,但據說排在最後發言的秘書長崔則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局面。崔則元不是專業人員,他的發言裏並沒有多少技術性的東西,而是更多地從人類普通一員的角度闡述了對天年危機的看法。直到許多年以後,當時的每位參會者仍然清楚記得這位長者最後的總結陳詞:

“……根據《聯合國憲章》,聯合國所有會員國都須同意接受並執行聯合國安理會做出的決議。作為聯合國秘書長,我的內心對於爭論的雙方絕無任何成見。再過幾分鐘,聯合國安理會將面臨自從它成立以來最艱難的一次表決。之後,我將率領聯合國全體工作人員會同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矢志不渝地執行表決結果。

“在表決即將進行之際,我不禁想起古羅馬詩人玉外納說過的一句話:智慧是命運的征服者。而我想說的是,面對空前強大、絞索般步步緊逼的天年危機,我們手中只有一樣武器,那便是人類的智慧。這是我們僅有的驕傲,也是我們得以區別於世間萬物的唯一標尺。

“如果,人類不願像七節和北京猿人那樣在天年塵雲的籠罩中倒下並腐爛為塵;如果,我們覺得遠古祖先曾經經歷的所有苦難還有意義可言;如果,我們希望人類的子孫後代有朝一日能夠目睹下一個天年的新年曙光,那麽就請在座的各位代表遵從自己內心,做出您最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