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偵探與偵探的父親(第2/5頁)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享受著義人的保護,那些頭戴面具的強大男女。而本報讀者都知道,遇到困難的案件時,他們也一樣需要幫助。不必我們提醒,相信讀者都還記得斯基亞帕雷利城消失事件,以及林德格熱小姐的情人失蹤案。在這兩起案件中,一位身份不明的人物起了關鍵作用。此人數次與紳士合作,解開困擾義人的謎題,大眾只知道他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年輕人”。

現在,《先驅報》終於揭開了這位無名英雄的面紗。他就是伊斯多·博特勒,建築系學生,今年十歲。昨晚,在塵區的高端慶祝活動中,您卑微的記者有幸采訪到博特勒先生。年輕的偵探異常坦率。邀請他參加派對的是一位與他過從甚密的年輕女士——

報上有好幾張佐酷派對上拍的黑白照片。照片裏的他張著嘴,頭發淩亂,面色蒼白,眼神驚慌。事到如今,即便那些從未與他分享隔弗羅的人也知道了他是誰、做過什麽。他想到這裏,不由覺得肮臟。隔壁桌的紳士開始打量他,眼神銳利。他飛快地結賬,將自己裹在隱私霧中往家走。

伊斯多住在迷宮區邊緣一座舊塔樓裏,與一個叫林的學生合租。公寓一共五間房,分布在兩層樓上,雜亂的家具基本都是臨時物質,剝落的墻紙按它自己的心情變換畫面。他進門時,墻紙上泛起漣漪,變成黑白小鳥交錯的圖案,很有埃舍爾的風格。

伊斯多沖澡、煮咖啡。廚房天花板很高,擺了一台造物機和一張搖搖晃晃的桌子,透過一扇大窗能看見迷宮區的房頂,還有大樓之間增加光照度的陽光豎井。他在窗邊坐了一會兒,想理清思緒。林也在家。餐桌上堆滿了她的仿真玩偶。不過她本人還算知禮,藏在隔弗羅背後沒露面。

許多共同記憶都在拉扯他的潛意識,提醒他《先驅報》的那篇文章的存在,感覺就像害了頭痛病。他想把這一切都忘掉。還好,與記者的交談並未留在外記憶裏,否則他準要像對待松動的牙齒一樣,總去戳它、碰它。也算是小小的幸運吧。然後還有義人。回避這個念頭難得多了。

他接到來自林的隔弗羅請求,不情不願地接受下來,允許合租人看見自己。

“小伊?”林來自納內迪峽谷的小鎮,學的是傳統動畫。她的圓臉上寫著關切,頭發上還有顏料的汙漬。

“怎麽?”

“我讀了報紙。我都不知道那些事全是你做的。我有個表親就在斯基亞帕雷利。”

伊斯多沒說話,他看著對方的表情,猶豫著是否應該弄清其中的含義,可這樣做似乎並沒有什麽意義。

“真的,我一點兒不知道。不過你被弄上了報紙,我很遺憾。”她來桌邊坐下,上身隔著桌子朝他傾斜,“你還好嗎?”

“沒事,”他說,“我得學習了。”

“哦。好吧,如果待會想出去喝一杯,你就叫我。”

“多半不會。”

“行。”她從桌上拿起一團布,裏頭裹著件東西,“你知道,昨天我想到了你,然後就做了這個。”她把包裹遞給他,“你總是獨處,我想你也許需要一點兒陪伴。”

他緩緩解開包裹布。那是個綠色的怪東西,挺卡通,跟他的拳頭一般大。偌大的腦袋,外加大眼睛和觸手。它在他手裏動起來,一臉好奇。聞著略帶點兒蠟味。白色的眼睛很大,瞳孔是兩個黑點。

“我找到一份古老的化學-機器人設計,又往裏面添了合成生化大腦。你可以給他起名字。還有,想喝酒了就叫我。”

“謝謝,”他說,“我很感激,真的。”今後我能指望的就是這些嗎?憐憫?被誤導的感激?

“別太拼命。”說完她就消失了,回到自己的隔弗羅背後。

伊斯多走回自己房間,把怪物放到地板上,開始思索平安京對王國建築的影響。在這裏更容易集中精神,因為周圍都是他自己的東西:他父親過去的兩尊塑像、書、一台偌大的臨時物質打印機。地板和書桌上鋪滿三維建築草圖,有些出於想象,有些是真實的建築,阿瑞斯大教堂的微縮模型矗立在草圖上。綠怪物躲到模型背後。真聰明,小家夥。外頭的世界又大又壞呢。

他的同學大都覺得學習讓人泄氣。外記憶盡管完美,卻只能給你短期記憶。無論哪個科目,深層的學識依舊需要大約一萬小時的付出,可伊斯多並不介意。狀態好時,他會一連數小時沉醉在純粹的形態之美中,探索建築的臨時物質模型,用指尖感受每一個細節。

他喚出關於天台宗與大內裏宮殿的課文,邊閱讀邊等待現代世界從意識中消失。

你怎麽樣,愛人?琵可茜的庫撲特嚇了他一跳。隨之傳來的還有一股極度欣快的強烈喜悅。大好消息。所有人都覺得你很可愛,他們想讓你再來。我跟母親談過了。我真心覺得是你自己疑神疑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