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整對象用地的調查及通告(第2/22頁)

“原來如此。”

“最難的是將這樣的新車體結構壓縮到五噸的重量。這是絕對條件,如果超過五噸就無法運到月球。”

“怪不得機器看起來那麽單薄啊。”

老人抖了抖手腕。

“當然也不是一味地越輕越好。如果太輕的話,車體會被掀翻。”

“被什麽掀翻?”

“地面。”

司機調皮地笑了起來。

“地球上的建機之所以又重又大是為了處理重型機材而故意加重的。如果太輕的話,建機本身就會翹起來。在月球上,這種情況更為極端,一挖掘地面,建機就被彈起來了。所以,需要堆積月壤來加重。既保證車體的強度,又保證車體足夠輕以使得能用火箭運載。——我們好好地秀了一把自己的本事。”

“原來如此啊。聽到了嗎?妙。”

“好厲害啊。”

少女輕輕點了點頭。那反應遠說不上感動得身體顫抖。司機撓著頭心想,也許女孩對這些都不感興趣吧。

忽然,他的可穿戴電腦響起了呼叫聲。司機回復完畢,轉過頭來看著兩位客人。

“測試已經開始了。二位看該怎麽辦?”

“我們就在這裏觀看。”

女孩說完,倚靠在吉普車的發動機蓋上。老人不像是看風景,反倒像保護少女一般,和少女站在了一起。司機無可奈何,只好跟著站在旁邊。

在此之前,一直在眼皮底下自由活動的多功能建機開始一齊朝同一個方向進發。

目的地是堆放在試驗場角落的,和冰箱一樣大小的混凝土砌塊堆。多功能建機先是伸出和叉車一樣向前的貨叉,分別舉起砌塊。然後,組成一個縱隊,以時速兩千米左右的速度慢慢地開動。

大家都以為建機要用砌塊來建房子,沒想到它們竟然往窪地外側走了。前方是一片荒地,荒地上擺放著車體一半大小的巖石。

進入荒地後,隊列幾乎沒有減速繼續前進。巖石都很大,無法越過去,每次碰到無法前進的情況時,建機就會巧妙地驅動兩邊履帶前前後後地倒來倒去,最終從巖石中間穿過去。

不久後,排頭的建機遇上了一個尤其巨大的巖石,而且它左右兩邊都有巖石,無法迂回穿過。碰到死胡同了,建機車隊暫時停了下來。

不一會兒,排頭車和二號車開到旁邊,先把砌塊放在了一旁。

之後,有趣的一幕發生了。

在面積只有大約三輛多功能建機大小的死胡同面前,兩輛建機不停地倒車調整,橫著排好。就在大家還在驚嘆車輛排得多整齊的時候,兩輛建機同時將貨叉插進大巖石底部,慢慢地將巖石擡了起來。

一輛建機可能做不到,但如果是兩輛的話就另當別論了。在它們的通力合作下,巖石開始傾斜並最終滾到邊上,路打開了。

多功能建機傳感天線杆上的攝像頭不停搖著頭。過了一會兒,估計是判定可以完全通過了,兩台建機才重新裝上混凝土砌塊,恢復原來的隊列,像什麽事也沒發生一般通過了巖石堆。

老人劈劈啪啪地鼓了一會兒掌。

“無線電控制做得挺好的啊。很難吧?”

“嘿嘿,不是無線電控制。沒有人在操作哦。”

司機像是說出了一個埋藏了很久的秘密。

“它們都是自律行動的機器人,那根電纜只是在傳輸電力而已。”

“哦?機器人?”

“建設作業初期,都是沒有現場施工人員的無人作業。即使想從地球用無線電進行操作,電波從地球到月球往返需要近3秒鐘。如果一不小心遇到崩塌等緊急情況時,根本來不及進行緊急操作。所以才全部設置成計算機化。其實,相比車體開發,這才是最大的挑戰。”

司機十分喜愛地看著六台建機。看來,他應該也參與到了開發過程中吧。

“多台車輛完美地聯合作業,遇到緊急情況時能自動處理。

這才是月面建機開發的最大關鍵,也是這個試驗的目的。”

“原來如此……”

“還沒結束哦,接下來是斜面處理。在月面上,建機非常容易翻倒。”

多功能建機爬上三十度左右的斜坡呈一定的高度朝水平方向前進。遠遠望過去,建機穩穩地水平舉著貨叉,以保證貨物砌塊不會掉落。果然非常靈活。

但是,沒過多久,車隊又停住了。斜坡上有一個寬約兩米的槽口。

司機自言自語地說道:“槽口這麽寬,如果試圖用建機的履帶跨過去,接地力不足會導致建機整個滑落下去。好啦,看看它們怎麽辦。”

排頭的建機攝像頭轉來轉去,看起來一時無計可施,但不久之後,它們就找到了解決的對策。

和司機之前說明的一樣,多功能建機還可以作為貨車使用,所以背面有一個貨鬥。只見二號車擡起貨車將砌塊放在排頭車的貨鬥上。只不過,並不是完全壓在上面,而是利用貨叉調節好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