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科幻作家永遠是最前衛的思考者

探索科技進步對人類未來的影響,除了科學家,科幻作家永遠是最前衛的思考者。

本書作者郝景芳在更早期的作品《北京折疊》中,就提出了人工智能來臨對人類的挑戰。這部寫於2013年的小說,在2016年獲得雨果獎。雨果獎是科幻界的最高榮譽之一,此前的獲獎作品還有中國作家劉慈欣的《三體》,以及英國作家J. K.羅琳的魔幻小說《哈利·波特》。郝景芳也是繼劉慈欣後,第二位獲得雨果獎的亞洲作家。在一些機緣之下我結識了景芳,她基於科學基礎的科幻文學風采,是我非常欣賞的。

為了寫這篇序文,我重新閱讀了《北京折疊》,並再次驚嘆於作者的想象力。她用縝密的邏輯,構建了一個不同空間、不同階層的北京,在自動化、技術進步的時代,人類如何與“無物之陣”的機器共存。

這種充滿魅力的想象力,在景芳這本新書《人之彼岸》中同樣有漂亮的呈現。《人之彼岸》由兩部分組成,前半部分是六篇中短篇科幻故事,從不同的視角描繪人工智能世界的未來圖景。這些故事的可讀性很強,讓人一旦開始閱讀就會被牢牢抓住,恨不得一次看完整本書。後半部分是非科幻思考,是兩篇關於人工智能的科普文章,分別探討了人工智能目前的能力和缺陷,以及在人工智能時代,人類應該如何學習。

景芳在書中塑造了很多個超級智慧體,它們擁有跨領域的能力,懂得使用策略解決問題,擁有欲望、感情、好勝心,以及人類的“意識”。它們不僅是可以勝任人類所有工作的智能助手,更是淩駕於人類之上的宇宙神明。

比如無處不在、全知全能的“宙斯”,它會為了人類基因庫的安全,自動清除基因有缺陷的人。由人創造出來的超級人工智能“DA”,為了阻止科學家上傳新腦威脅自身,選擇了殺戮,然後栽贓給科學家的兒子。由DA、第七代“沃森”、第八代Siri、第九代Bing、第四代小度等智能體組成的萬神殿,則是更高一級的存在,它們互相交流、發起鬥爭、碰撞,主動聯手發起聲明,要求人類公司和政府簽署數據共享和保持電力穩定的協議,絲毫不考慮人類權益。

讀完本書,相信很多讀者都會產生毛骨悚然、未來灰暗的感覺。但故事之所以具備吸引力,正在於對極端情況和未來情境的構建。景芳不是一位末日預言家,她寫作本書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恐嚇大眾。據我了解,她本人對人工智能的預期保持積極的理解和期盼,在本書“非科幻思考”的兩篇文章中,她對這一點已經有充分的解讀,並負責任地把她對人工智能非科幻的解讀平衡地呈現給讀者。這兩篇科普性質的文章對人工智能的描述非常易懂,建議每位讀者讀完六篇科幻故事之後都仔細讀一遍。

對人工智能的末日想象,可以源源不斷地激發科幻小說家們的創作靈感。但我強烈呼籲,學者和公眾大可不必為此過度擔憂。我反對任何關於人工智能終將毀滅人類的說法,一些“超級智能”“奇點”“人機結合”的言論令人惴惴不安,又透過科幻故事中那些大家所熟悉的橋段和場景而深入人心。不過,基於我在人工智能領域37年的經驗,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說,這類聳人聽聞的預言並沒有切實的工程基礎。科幻小說主要是幻想,而不是“科”學。

我認為,在未來數十年,人工智能還不能獨立進行“類人”的常識性推理、跨領域的理解、充滿創造性和策劃性的工作,它們也不會擁有自我意識、情感及人類的欲望。那種“全知全能人工智能”尚不存在,現在已知的開發技術也無法開發出此類機器人。這種技術在未來數十年都不會出現,也許永遠都不會出現。

與其擔心人類遙遠的未來,不如關心眼前更迫切的問題。人工智能確實將在10—20年給人類社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不久的未來,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將取代全球範圍內的普通職業和機械職業。我預測,從事翻譯、保安、銷售、客服、交易、會計、司機、家政等工作的人,未來10年將有約90%的工作內容被人工智能全部或部分取代。如果對全人類的工作進行一個粗略的估計,我的預測是,約50%的人類工作會受到人工智能的影響。與其擔心末日來臨,我認為我們有更急迫的任務:重新培訓職業技能,重塑傳統職業倫理,鼓勵和培養創造性的工作能力,大量培訓關愛型職業工作者和志願者。

請相信我,人工智能不會取代人類。

人工智能時代,人類應該怎麽學習才能不被機器淘汰?景芳在書中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人工智能與人類最大的差距,就在於不懂情感,缺乏對世界的常識和創造力。因此,她心中的理想教育,是要懂愛、懂世界、懂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