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腦機連接(第5/5頁)

如果獼猴受到的聽覺刺激和腦中接收到的信號有很好的對應關系,那麽通過直接刺激大腦,就可以重現聽到同樣聲音的效果。類似的實驗結果在腦細胞中也得到了證實,所以通過電子連接,兩個個體就可以完成腦腦交流。雖然這和心靈感應還有很大差距,但已經很接近了。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向卡斯資助了80萬美元的實驗經費,這僅是其在腦機連接方面的投資之一。它已經在其他項目中投資了幾百萬美元,這些項目的長期目標是操控軍事設備,要麽提高設備的反饋效率,要麽實現遠程操作,把軍人從戰場上解放出來。但是,這種設備在危險環境中必須具備和有人操控的設備一樣的靈敏性和機動性。

許多實驗都把大腦和外部的電子設備直接連接,但其他很多實驗則有效利用了神經系統,這是身體和大腦的天然互動網絡,是大腦與生俱來接收信號,並把信號轉化為行動的方式。另外,有效利用神經系統可以減少外科手術的危險性。舉個例子,我們可以在胳膊中植入與神經系統相連的芯片,而不是在大腦裏鉆個洞。

從20世紀90年代起,英國雷丁大學的凱文·沃裏克就嘗試在自己體內植入各種電子設備,想把自己變成一個生化人。有些新聞媒體對此進行了過度報道,沃裏克也非常享受聚光燈下的感覺,並標榜自己是個生化人。誠然,沃裏克說的沒有錯,但是大眾對生化人的印象更科幻,通常是電子與機械混搭。

沃裏克最開始植入自己體內的是射頻識別芯片,現在書店、服裝店裏常見的非接觸式付款方式就是用的這種技術,在讀卡機上掃一下就可以完成付款。芯片被放置在一個圓柱體中,植入他的左上臂皮膚和肌肉之間。在植入後的9天裏,該芯片幫助他與辦公室裏的許多電子設備實現了互動。

只要沃裏克位於辦公樓周圍,計算機的語音系統就會說“你好”,門會自動打開,燈會隨著他的出現、離開而打開、關閉。當然,這一切也可以通過口袋中的門卡來輕松實現。但是,沃裏克的實驗證明電子設備可以和植入人體的芯片交互。2002年,沃裏克把第二枚芯片植入自己的左下臂手肘處,使他的正中神經纖維和100個電極相連。這次植入讓他可以遙控電動輪椅和假手,就如前文中瑞典卡車司機的例子一樣。

最有趣的實驗也許是沃裏克的妻子伊雷娜也在自己的身體裏植入了一枚(相對簡單的)芯片。這次植入讓她可以向沃裏克傳送自己的感官信號。她腦中的指令激活芯片,產生信號,然後傳送到沃裏克體內的芯片,最終在沃裏克的大腦中產生一種感覺。就這樣,電子信號拓展和連接了他們兩人的神經系統,使他們的大腦可以直接進行交流。另外,沃裏克體內的芯片也能夠通過一個超聲波傳感器接收超聲波信號,並對沃裏克的大腦產生刺激。事實上,他可以“聽到”超聲波。除此以外,沃裏克的神經系統還能通過互聯網和位於大西洋另一邊的一只假手臂連接,他的神經系統因此得到了數千英裏的延展。

沃裏克在科研領域依然非常活躍,但除了出書之外,他在2002年後似乎就放棄了生化人實驗。因為沃裏克更善於炒作,比其他科學家更愛在媒體面前拋頭露面,所以他備受爭議(在我寫作本書的時候,幾乎聽不到他的任何消息)。他可能確實有點兒特立獨行,但他絕不是一個騙子。他的實驗已經被證實,絕不僅僅停留在概念層面,而是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另外,他的芯片植入的實驗比直連大腦的實驗更安全。一些其他實驗也證明,電子設備可以有效地幫助人們擴展身體極限。

哈佛大學公布了最新的腦感應研究進展。2013年,計算機在人和鼠之間建立了連接,腦電圖帽子捕捉到大腦的活動,讓人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鼠尾巴的運動。2014年9月,哈佛大學的科學家進一步實現了相距5 000英裏的腦腦交流。發出信息的人頭戴一個可以捕捉大腦信息的設備,通過想象產生關於某種行為的二進制信息,比如,想象動手對應的二進制信息是a1,想象動腳對應的二進制信息是a0。

這樣產生的信息通過互聯網在印度和法國之間進行傳遞。接收信息的人也頭戴一個設備,利用跨顱磁技術刺激視神經,在周邊視覺中產生閃光。這雖然不是我們熟知的心靈感應,但已經足夠引人注目了,因為它在沒有侵入性腦手術的潛在風險的情況下,成功實現了腦腦交流。

很多生化人技術,不管是科幻作品中的博格人,還是現實生活中的實驗,都讓我們能更好地和外界交流,以及了解周圍的人和事物。但是,科幻作品中也描繪了科技的另一面,它讓交流變少,把人和事物隱藏起來。實現隱形一直是科幻作品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