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第2/2頁)

“父皇,兒臣身為開封府尹,有職責對京中民事加以管理,城外災民越來越多,一張張嗷嗷待哺的口,兒臣看在眼中於心不忍,開封府屢次命人與積善堂交涉,希望他們快些開啟糧倉,奈何未果,兒臣心急如焚,便親自率了開封府兵三百人,闖入了積善堂位於城北牛角場的糧倉。”

趙嵩聽完趙晟之言,猛地從龍椅上站起:“什麽?”

積善堂的糧倉屬於不同性質的官倉,直接帶人闖顯然不妥,若是平日裏有人這麽做,那就與打劫國庫糧倉是一個罪名,但如今情況特殊,又是太子親自帶人去闖,而且看太子的神情,似乎有什麽事還未說明。

趙嵩看向兩位臉色慘白,雙腿發軟,坐在椅子邊沿,一副等著要下跪請罪的樣子,心中隱隱生出不妙之感。

“你接著說。”趙嵩沉聲讓太子繼續。

太子憤慨:

“兒臣闖入糧倉之後,發現該糧倉中只有幾袋發了黴的陳年稻谷,不知是何年馬月留存之物,兒臣緊接著又帶兵去闖了城南、城西、城東的積善堂各處糧倉,父皇可知,這號稱比國庫糧倉都要豐足的四座偌大糧倉中只存放了多少糧食嗎?”

太子目光銳利掃向面如死灰的郝氏和樊氏:

“四座糧倉中發黴的不發黴的糧總共加起來不足五百斤。就連城中一家糧鋪的存糧都比她們積善堂的存糧要多得多!”

趙嵩被這數字嚇得跌坐在了龍椅上。

積善堂只有不足五百斤存糧,其中還包括發了黴的?

這積善堂每年做出來的賬上,存糧余數可不是這麽寫的。

趙嵩厲眼往元老夫人和薛老夫人掃去,兩人嚇得直接從椅子上滑跪下來,伏趴在地瑟瑟發抖。

她們哪裏能想到今年災情會這麽嚴重,災民直逼京城的境況簡直聞所未聞,眼看糊弄不過去了,郝氏只說:

“年前,年前倉裏的糧都發放給了窮苦百姓們,也是我們疏忽,沒想到年後還會有這麽多災民,沒來得及補充庫裏的糧食,不過陛下放心,積善堂會立刻聯系城中所有的糧鋪,問他們買糧去賑濟災民。”

趙嵩蹙眉正要開口,太子從旁斥道:

“老夫人此話當真嗎?”

郝氏連連點頭:“當真當真。”

“哼。”太子冷哼:“當真就壞了!城中糧鋪的糧食須得留著供應京中百姓,若是你將所有糧食都調去城外,城中百姓缺衣少糧又該如何生存?屆時城外災民要鬧,城中百姓更是要鬧,你是想叫朝廷腹背受敵嗎?”

郝氏匆忙間想的方法,委實太過簡單,被太子反問之後頓時沒了對策。

“那,那就去地方上買,多少錢積善堂都出!”郝氏已經慌不擇路,只要能讓她避過今日,家財什麽的多散就多散吧,錢總沒有命值錢。

太子又斥並追問:

“地方上就沒有百姓了嗎?多少錢積善堂都出,積善堂的錢是用來賑濟天下百姓的,不是你元家和薛家的私庫,你想怎麽用就怎麽用!你說你們年前將糧食發放給了窮苦百姓,敢問是在哪裏發放的,調動了多少糧車,用了多少放糧的官兵,是通過哪個衙門,來了多少窮苦百姓領糧,每人又領了多少?”

趙晟咄咄逼人的問題讓郝氏面如死灰,整個身子都在顫抖,身上的首飾因為她顫抖得太厲害,而發出一些金石相擊的聲音,聽得趙嵩怒從中來。

“太子的這些問題老夫人若是回答不上來,可以請你積善堂中知曉的人來回答。”趙嵩如是說。

他算是給足了元家和薛家面子,體念她們兩個老人家不管事,不知道細節便罷了,給她們機會找管事的來解釋。

然而,即便是趙嵩這般體貼的行為,對於郝氏和樊氏來說都無法消受。

因為她們的積善堂中並沒有能夠來回答太子這些問題的人。

她們的表現已經讓趙嵩徹底看清了,怒不可遏對外召喚:

“來人!”

殿外侍衛進殿領旨,趙嵩指著郝氏和樊氏兩人怒道:

“將這兩個屍位素餐,貪墨國庫錢糧的老嫗婆押入天牢!待此番事了,朕再來一一發落她們!”

此番命令下達,不僅郝氏和樊氏嚇呆了,她們各自被兩名侍衛架著拖起,趕忙向一旁的兩位皇妃求救。

元貴妃與賢妃雙雙跪地為各自母親求饒,然而今次事情實在太大,皇帝這邊絕對不可能姑息,命人將兩位求饒哭訴的皇妃拉開,堅持將郝氏和樊氏押入天牢。

可就算把這兩個貪汙的老太婆押入天牢也不能解京城如今的困頓,沒有糧食拿出來才是最大的問題。

而就算從此刻開始向江南各地方運糧也來不及了,整個朝廷陷入愁雲慘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