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二十一章 錯誤蹤跡(第3/3頁)

“朋友們,”巴加內爾抓住羅伯特的手回答著,“我們搞錯線索了,真倒黴!前面提到的那個被俘虜的人根本不是格蘭特船長,而是我的一個同胞。他的同伴名叫馬可·瓦茲羅,確實是被包律什人殺掉的。我的那個同胞多次被那些殘酷的印第安人帶到科羅拉多河畔,後來,僥幸地從他們的手裏逃脫了,回到了法國。我們原想追查哈利·格蘭特的蹤跡,現在卻追到了那個年輕的吉納爾(1)的蹤跡。白忙乎了這麽多日子。”

大夥兒聽了這一解釋後,沉默了半晌,大失所望。這個錯誤太明顯不過了,那軍曹談到的細節、俘虜的國籍、同伴被害、從印第安人手裏脫逃,一切相互吻合無誤,毫無疑問他們是弄錯對象了。

哥尼納凡垂頭喪氣地看著塔卡夫,後者又問軍士:“你從來沒有聽說過有3個英國人被俘嗎?”

“從來沒聽到過,”曼紐爾回答,“如果確有此事,坦迪爾這地方應該有傳聞……我不會不知道……不,確實沒有這回事……”

聽了這幹脆的答復後,哥尼納凡認為沒有必要再在獨立堡停留了。大家謝過那位軍曹,和他拉拉手,告辭了。

哥尼納凡的希望完全覆滅了,他心如刀絞。羅伯特走到他的身邊,默默無語,兩眼噙淚。哥尼納凡不知道該說什麽來安慰他;巴加內爾自言自語,指手劃腳;少校的嘴唇閉得像蛤蜊。至於塔卡夫,他覺得找錯了線索,有損自己印地安人的自尊,因而自責。其實,這種錯誤也不在塔卡夫身上,誰也沒有想到要責怪誰呀。

大家都回到客棧,準備用餐,餐桌上鴉雀無聲,人人滿面愁容。他們個個都是英雄好漢,熱情、勇敢。雖說吃了那麽多苦,冒了那麽多的危險,疲憊不堪,但誰也不後悔,只是一切成功的希望突然全都化為了泡影,不免覺得惆悵茫然。他們還能在坦迪山與海岸一帶找到格蘭特船長嗎?似乎已沒有什麽希望了。如果有俘虜在大西洋沿岸落到了印地安人手裏,曼紐爾軍士不會聽不到一點風聲的。若有這一類事件,那些經常往來於坦迪爾與卡門之間在內羅河口做生意的印地安人也不會不知道。凡在阿根廷平原上做生意的人,任何消息都會互相轉告。既然現在沒有一點格蘭特船長的音訊,就只能立即前往約定的地點與鄧肯號會合了。

這時,巴加內爾又要哥尼納凡把那封造成這場錯誤搜索的信件拿出來看看。他一肚子不高興地重新研究起來,希望能找出一個新的解釋。

“這信中已經說得再明白不過了,”哥尼納凡說,“船只失事的日期,當時的狀況,被俘的地點等,都一目了然,再清楚不過了!”

“噢!那可不一定!”地理學家用拳頭擊了一下桌子說,“那可不一定!既然哈利·格蘭特不在潘帕斯地區,說明他根本就沒有到美洲來。那麽他到底在哪兒?信件中肯定有提到,朋友們,我一定要把線索找出來,要是找不到,我就不是雅克·巴加內爾。”

————————————————————

(1) 吉納爾(Guinnard),1856-1859年被印第安包律什人擄獲,受盡了折磨,最後終於逃出了安第斯山,1861年回到法國,後來加入了法國地理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