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荒島上的人 第七章(第3/3頁)

追求完美的賽勒斯·史密斯在家禽場的一角又建了一個鴿棚。他逮了一打常到高地巖石上來的鴿子養在裏面。很快它們就熟悉了環境,每天早出晚歸,比同類的斑鳩要好養得多。

終於要用氣球做襯衫和其他東西了。至於把氣球保持原狀,然後給它吹足了氣,冒險飛過汪洋大海回歸故鄉的事情,只有無法生存下去的人才會這麽打算,賽勒斯·史密斯追求實事求是,所以他想都沒有想。

可是眼下他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怎樣給大車減輕一些分量讓它便於駕駛,從而把氣球的氣囊運回“花崗石宮”。他們的手上是有一輛車,可是拉車的動力問題卻還沒有解決。

在荒島上就沒有一種能夠替代馬、驢或者牛的動物嗎?

“毫無疑問,現在牲口對我們還是非常有用的,”潘克洛夫說,“將來史密斯先生會制造出蒸汽大車,甚至火車火,火車可以從‘花崗石宮’直達氣球港,支線通往富蘭克林山!”

其實如果有一頭能夠拉車的牲口,潘克洛夫所有的難題就都解決了。需要慶幸的是,老天爺確實非常寵愛他。

12月23日那天,居民們突然聽見了納布和托普在大喊大叫,他們正在“石窟”裏面忙著,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就趕忙跑了出來。

原來是兩只馴良的大牲口趁著橋通著時,冒冒失失闖到高地上來了。它們很可能會被人們當成馬,至少也會被當成驢子,一頭公的一頭母的,長相勻稱,除了腿部和尾巴雪白之外渾身都是淺灰色的,頭部、頸部和軀幹上還有著黑色的條紋。它們穩步地走過來,顯得很鎮定,它們現在還不知道自己正在瞪著的就是自己未來的主人。

“它們是野驢,”赫伯特喊起來,“這種牲口介於斑驢和斑馬之間!”

“難道它們不是驢子嗎?”納布問。

“不是的,你看它們的耳朵是不是比驢子的短些,長相卻比驢子要漂亮些?”

“管它是驢子是馬,”潘克洛夫插嘴說,“反正它們就是史密斯先生所說的‘動力’所以必須得把它們給逮住!”

水手悄悄地從草叢裏爬到了甘油河的橋上,拉起了橋板,這兩只驢子立刻就成為了俘虜。

居民們並不打算用暴力抓住它們,並強制駕馭它們。他們決定讓野驢們在高地上自由自在地呆兩天,反正這裏有的是牧草。工程師馬上就在家禽場旁邊修建了一個牲口棚,把野驢的飼料在裏面預備好,為了讓野驢們晚上在這裏睡個好覺還墊上了幹草。

做完了這些工作,他們就讓這兩頭漂亮的牲口完全自由地行動了,他們甚至為了防止它們受驚而與它們保持一定的距離。長時間留在這裏的野驢有好幾次都表示出了不耐煩,它們渴望回到原野和森林裏去。野驢們沿著無處不在的阻攔著它們的河水徘徊,發出一陣陣短促的叫喊,但在草地裏跳了一會兒之後就安穩了下來,有的時候,它們還是會呆呆地望著那片叢林。這一切都被居民們看在眼裏,它們再也不能回歸故裏了!

在這期間他們又做了一套植物纖維制成的挽具。野驢來了以後沒幾天,大車和遠西森林中的道路就都齊備了,自此大車可以從慈悲河的拐角一直駛到氣球港去。他們在十二月底決定第一次試駕野驢車。

牲口已經會走過來吃潘克洛夫手裏的東西了,他走到它們身邊它們也不會再跑了,可是一旦套上了挽具它們就會直立起來。然而沒有過多久它們就順從於這種新的差事了,野驢並不像野馬那麽倔強,它們不僅常常在南非的山區裏成為重要的交通工具,而且還能夠適應歐洲較冷的氣候。

這一天,他們都坐在大車上,潘克洛夫在前面帶領著牲口,順著道路向氣球港走去。

在這條坎坷不平的道路上大車難免要經歷顛簸,可還是安然無事地抵達了氣球港,他們很快把氣球的氣囊和繩索裝到了車上。

大車在當晚八點鐘就通過慈悲河上的橋,下了左邊的堤岸之,停到了沙灘上。他們把野驢的韁繩解開,把它們牽進了牲口棚。臨睡之前的潘克洛大發出了一聲興奮的大吼,震動了整個“花崗石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