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園(第2/13頁)

葉青衫教授親自在機場出口處相迎,這使陳橙頗感汗顏。她快步上前挽住葉青衫的胳膊,口裏連稱如何敢當。這並不是陳橙作態,因為葉青衫正是十五年前她大學時代的老師,那時她的專業是光子商務,這門學科是新四經濟時代的支撐,但是在陳橙求學的時候這門技術已經沒落了很多,至少一點,那時學這門專業的人要想找到滿意的職位就得費不少周折了,以前那種一家有女眾家求的熱鬧場面早已是明日黃花。

這次陳橙之所以選擇回國在很大程度上與葉青衫的力勸有關,在內心裏她其實一直對於當年自己違拗老師意願變更專業一事存有內疚。林欣不明就裏地站在一旁,面對記者們連珠炮樣的提問一語不發。有人拉出了大幅標語,上面寫著“歡迎世界著名腦域技術專家歸國講學”。好事的人群圍攏來,雖然他們都是外行,但對於“腦域”這種最最熱門的技術都是耳熟能詳的。政府已經將“腦域”技術列入了國家發展綱要,當下幾乎在任何角落都能聽到與之相關的各種聲音。現在所有人都認識到這個國家未來能否強大就在於能否占領“腦域”技術領域的制高點。語言學家統計過,“腦域”是近年來出現頻度排名第二的詞匯,排名第一的是“新四經濟”,而從實質上講這兩樣可以算成一回事。

葉青衫興奮得滿面紅光,頭上的根根銀絲抖得像在跳舞,這次陳橙能應他之邀回國令他頗感欣慰。“腦域”技術是誕生於國外的尖端科學,國內極度缺乏相關人才,更何況是陳橙與林欣這樣卓有建樹的專家。一時間葉青衫不禁有些感慨,陳橙與林欣都那麽年輕,都只有三十多歲,像他們這樣的年齡如果是在傳統領域恐怕連新銳都還算不上,而現在他們卻都已經是獨當一面的權威了,說起來還是新興領域成就人。

陳橙與林欣在人潮的簇擁下朝停車場走去。這時陳橙突然看到遠處僻靜的角落裏晃過一道似曾相識的背影,刹那間她的感覺就像是被從天而至的一道閃電擊中了。陳橙輕叫一聲,仿佛暈眩般扶住了額頭,之後她恍若無人地朝那個角落奔去。人們不知道出了什麽事情,都眼睜睜地看著這奇怪的一幕。但是陳橙奔過去後並沒有見到她要找的人,空蕩蕩的地上只有一張被風翻動的報紙。陳橙下意識地俯身,在報紙的頭條處醒目地印著一行字:世界著名腦域技術專家陳橙林欣定於明日回國。有人在字的下面畫了一行波浪線,筆跡凝重而粗壯。

直到見到這張報紙,陳橙才確信自己剛才的確看到了那個人。何夕—她在心裏低喊一聲,宛如咀嚼一則古老的故事,而與此同時一滴淚水突兀地從她的眼角沁出來滑落在地。陳橙茫然無措地四下張望著,但她卻找不到遙遠記憶中那雙充滿靈性的眼睛了。

在場的人都在心裏留下了一個謎,只有葉青衫除外,他在心裏輕嘆口氣,了解地望了陳橙一眼。葉青衫可以確定的一點是,此時令陳橙落淚的正是這麽多年來令他內心始終無法平靜的那個人。這麽久以來那個人一直是葉青衫心底隱隱作痛的傷口。在遇見那人之前他從未想到世界上竟會有那樣聰穎的人,同時也想象不到這樣的人一旦誤入歧途竟會是那樣可悲可嘆。

(三)舊雨

六個月的緊張日程幾乎讓陳橙吃不消,這段時間以來她簡直沒有時間休息。她一方面主持由政府出巨資建立的“國家腦域技術實驗室”,另一方面則是一個講座接著一個講座。葉青衫已經感到局面有點無法控制了,他出於關心曾經試圖拒絕一些地方的邀請,但是沒有一次成功,“腦域”技術在這片土地上正掀起不可抑止的熱浪。

陳橙對這一切也有些意外,但真正感到吃驚的是林欣。至少陳橙以前曾經在國內生活過很長時間,見識過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追逐世界新浪潮時的熱情。而林欣則是第一次回國,他完全被人們那種充滿虔誠的情緒感動了。有很多次當他在講台上看著台下那一雙雙仰望著的眼睛時,幾乎有要流淚的感覺。因為從那些眼睛裏放射出來的光芒讓他覺得自己此刻扮演的是一個神的角色,就仿佛傳播火種的普羅米修斯。每當這種時候林欣就會放慢自己的語速,並且盡可能聲音洪亮一些,讓每句話都能夠一字不漏地傳到每個人的耳朵裏去。他覺得似乎只有這樣才對得起那些虔誠的目光。

今天是一次總結性的報告會,近段時間來的講學將暫告一個段落。“國家腦域技術實驗室”的工作非常順利,已經產生了多項重大成果。現在林欣正在向聽眾分析腦域技術的應用前景,他的話不時被熱烈的掌聲打斷。

陳橙埋頭瀏覽資料,心裏思考著需要強調的地方,但是一陣突如其來的心悸讓她無法繼續,她有些恍惚地擡起頭,隱約覺得一雙很亮的眼睛正從某個地方看著自己。陳橙循著內心的方向望過去,她看到一個倚在入口處的人急速地低頭離去。陳橙心中一凜,她迅速寫下“我有急事”幾個字遞給旁邊的葉青衫,之後便悄悄退到了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