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第2/6頁)

“人類?”萬斯小聲重復道,然後問霍蘭德,“寫這份報告的,是上次那個小子吧?”

“阿瑟·魯本斯?”

“嗯。”

“他已經辭職了,寫報告的是另一個分析員。”

萬斯點點頭,然後陷入沉默。他忽然察覺到一道與眾不同的視線。

有人正監視著自己,那雙眼睛仿佛可以看穿一切。

阿瑟·魯本斯深夜來這個房間向自己匯報時,就是用這樣一雙眼睛看自己的。

不,不對。那不是人類的眼睛。

萬斯所恐懼的,正是這道無論何時何地都從天上俯視他的視線。張伯倫副總統沒能逃脫這道視線。

“可以進入下一個議題了嗎?”艾卡思問,“是關於伊拉克的戰況的。”

萬斯絕望地意識到,自己到死都無法擺脫這道視線了。

魯本斯在簡樸卻雅致的客廳裏坐下來。窗外陽光燦爛,印第安納州的春意越來越濃了。桌上剛端上來的茶正冒著熱氣。

魯本斯與大學者正在享受這段悠閑的時光。他們已經不用再擔心遭到竊聽了。

“現在安全了吧?”海斯曼問,啜了口夫人沏的紅茶。

“是的,計劃已經結束。表面上成功了,但我相信,奴斯現在正偷偷前往日本。”

魯本斯向學者講述了副總統遇襲身亡之後的經過。海斯曼聽完後,臉上浮現出滿意的笑容。那是一個有健全判斷能力的市民,在為獨裁者的失敗而歡呼。

“對了,上次你給我提出的問題,我終於找到答案了。”魯本斯說,“答案是‘還有一個’,對吧?”

“沒錯,我們從一開始就毫無勝算。你知道另一個的年齡和住址嗎?”

“我只知道她在日本,年齡八歲,名叫坂井艾瑪。”魯本斯繼續道,交代了俾格米人孕婦前往日本的經過,“坂井友理是一位責任心特別強、特別有愛心的養母。”

“這再好不過了。”海斯曼點頭道,“母愛是一切和平的基礎。”

“今後他們會作何打算?”

海斯曼一本正經地說:“在種族根基確立之前,他們應該會隱匿起來。利用這段時間研究智人的生物習性,然後悄悄地支配我們。”

“具體地說,他們會怎麽做呢?”

“我不知道。我也是低等動物的一員。”海斯曼笑道,“從他們的角度考慮,首先應該會考慮消滅核武器吧。對他們而言,滿世界都是為爭奪領地而打得頭破血流的猴子,隨時有可能向對方發射核導彈。又或者,他們可能會殺死戰爭意願強烈的政治領袖。”

那樣一來,這個星球就會由更溫和的人接手,魯本斯想。“從長遠的角度說,他們會怎麽做?會不會像三十年前博士的報告中所寫的那樣,將我們滅絕呢?”

“這取決於他們有多麽殘暴,還有繁殖的速度。在他們未達到維持文明所需的個體數之前,應該會將我們作為勞動力加以保留。”

魯本斯想起了人類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性選擇”案例。歐亞大陸的男性中,有一部分擁有某種特定的Y染色體。通過被稱作“分子鐘”的生物學技術,可以推算出這種染色體出現的時間與十三世紀成吉思汗的征服路徑一致。蒙古帝國的皇帝及其子嗣,在歐亞大陸肆意殺戮、掠奪、強奸,將被征服地區的美女集中於後宮淫樂,生下難以計數的後代。於是,八百年後的現在,繼承了成吉思汗基因的男性就多達一千六百萬,假如女性子孫的數量與男性一樣,兩者合計將多達三千二百萬。或許連成吉思汗也沒察覺,這才是戰爭的真實目的吧。正如其圖騰“蒼狼”那樣,作為野獸,成吉思汗無疑是優秀的個體。

那麽,作為新人種僅存的兩個個體,艾瑪和奴斯將以怎樣的速度繁衍子孫呢?他們會利用的不是後宮,而是生殖醫療技術。考慮到他們都是智人胎生的,他們有可能采用人工授精和代孕技術大量繁殖。何況他們還具備革新現有醫療技術的智力,在八百年的時間內繁殖數千萬子孫也並非不可能。

最糟糕的情況下,智人也許會在三十世紀前被趕出地球。不過,數十年前人類差點兒因為核戰而毀滅,相比之下,新人類留給我們的時間已經很長了。

“真想親眼見一見下一代人類啊。”海斯曼說,“雖然很冒昧,但我由衷地希望他們是熱愛和平的種族。”

在魯本斯的想象中,艾瑪和奴斯的子孫構築的社會中,應該沒有國家這一單位。那是智人絕對無法締造的世界。全世界融為一體,共同擁有一個故鄉——地球。

“對了,你對未來有何打算?”海斯曼問。

“我會到某個研究機構謀職,投入新領域的研究,我將它命名為‘生物政治學’。”

“具體地說,研究的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