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3頁)

[2] 顧名思義,此類神經生物包裹為模仿人類神經細胞所構造之生物群組;一般用以植入人類之神經系統,以求取代、修正、增加或縮減人類神經系統之功能。而於“夢境娛樂”或“夢境作品”中,此類類神經生物多半以古典時代流行性感冒病毒為基底改造而成。通過適當植入手續,類神經生物將會對人類中樞神經系統進行暫時性感染,並於感染期間影響該神經系統。

[3] 當然,於一般夢境娛樂或夢境作品中,快感與痛感皆為可調整狀態。以痛感而言,當然亦可取消,將痛感值調降為零——事實上,這是多數玩家的選擇,亦為默認值。而快感值亦可以相同方式調整。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此類虛擬之痛感與快感均可能導致使用者身心無法承受,於數次零星意外(多為心肌梗死)發生之後,相關單位對此遂訂定有最大值之限制。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法之事卻也隨之而生;某些特別偏好尋求刺激之玩家寧可額外付費,會同技術人員進行非法“改機”,將快感上限值調高,以求心蕩神馳之享受。久而久之,更有部分不肖業者於地下工廠大規模進行“改機”量產,於黑市中高價出售。於某些貧窮國家境內,此類黑市交易竟取代毒品功能,致使毒品交易之經濟規模大幅下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國台灣學者李正航(Z.H. Lee)曾以“機毒相克”名之,意謂若“改機”數量上升,則毒品產業之經濟規模便隨之下降;反之亦然。此外亦有新聞媒體謔稱此類夢境娛樂為“窮人的可卡因”,頗為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