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拉瑪的平原(第2/2頁)

接著,使他大為放心的是常識來解救了。那擾亂人心的幻覺消逝而去,由一個真實的他少年時代的回憶所代替。

有一次,他倒是真的站在過兩邊陡坡的中間,看著那斜坡一直伸向遠方,直到它們在遠處合為一點。但那對斜坡是鋪滿了修剪得很整潔的草皮,腳下是碎石而不是光滑的結晶體。

那是30年前的事了,在英格蘭度假的時候。主要是為了另一個同學(他還能記得她的面孔,但忘了她的名字),他選修了工業考古學——那時在理工畢業生中是流行的熱門。他們去考察那些棄置的煤礦和棉紗廠,爬上荒廢的高爐和蒸汽機,不可置信地瞪著眼看那些原始的、然而依然是危險的核反應堆,在有意保留下來的汽車公路上駕駛那些毫無價值的渦輪透平驅動的老古董汽車。

他們所見到每件東西並不一定都是真品。多數在過去的世紀裏遺失了,人們對那些日常用品並沒有心思去保存它。但當需要復制品時,他們會精心地去重新制造出來的。

年輕的威廉·牛頓當年就曾朝著一台看來有二百多年歷史的火車頭(其實是贗品)的火爐拼命地鏟著珍貴的煤,享受著沿鐵軌每小時100千米的奔馳。那條30千米長的大西鐵路①倒是真的,不過是在做了大量開挖的工作之後,才使它能開放恢復使用的。

【① 英國最早的鐵路之一。】

車笛長鳴,把他們帶進長長的隧道,出了隧道就到了那非常直的、兩旁鋪有草皮斜坡的谷道。正是這已被長期遺忘的谷景,幾乎和他現在面對的景色完全一樣。

“怎麽一回事,船長?”羅德裏哥喊道,“你發現了什麽嗎?”

牛頓把自己拉回到目前的現實裏,從思想裏把一些惱人的壓抑感排除出去。這裏肯定有神秘,但很可能是在人類所能理解之外。他已經上了一課,雖然不能傳遞給別人。無論花多少代價,他決不能讓拉瑪把他弄得不知所措,因為那就意味著失敗,甚至是發瘋。

“這下面沒有什麽了。”他答道,“把我拉上去吧。咱們就直奔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