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 “優秀”與“正確”

汲月上,一顆昭然的心已經澎湃的打開。

而在土之星,東大洋,海盆基地中。求進會的信息網絡正在模擬作戰演練。

在一百一十七個信息艙中,求進會考核系統的年輕人們正在努力。

他們絕大部分的人目前在很多重要的指標能力上還達不到指揮官的標準。但是——均摘星(五號)正在教他們如何和聯邦最高水平的指揮官們對抗,這個最高水平,當然就是以蘇天基、白久漾為樣板。

指揮官是什麽?

發送光粒信息?——不,這只是一個最明顯的特征!

特征可以方便確認一個職業,但是深入認知一個職業,要看功能性。

【二十一世紀,議會制、選舉制是西方現代國家的特征。但不是搞了這個特征,就有在世界上指手畫腳的能耐。沒有調節工業化生產功能,卻在架構上特征鮮明的議會,那就是個高等鬥猴場。】

言歸正傳。

收發光粒指標、對接人工智能的能力,對應著是戰場指揮部收發、處理信息的職責。

如果從功能性來看當今的指揮官,可以反推出,人類文明當年若是選擇人造器官技術路線,也會有按照該作戰職能需要發展的軍事職業。

首先從技術概念上:人體發育對接納米工具,能夠發送信息光粒,那麽人造器官發展個幾百年,理論上也絕對能做到。

人造器官道路的人類社會,人類想要晉升這個職業,依舊需要知道如何通過數據約束人工智能,還是要學習大量的工業知識。

而人類在進入這個職業上的要點、難點,將從“整個人體該在納米工具體系下如何發育”,變成了“神經系統反應度如何和人造器官完美對接”、“如何協調各個人造器官完美構成一個總系統”。

正如同考試難題可以確定考生分數等級,上述難點、要點也依舊會分出指揮官的等級。

人類除了要進行體系化的學習,依舊要走上精密發育的道路。精密才能確保信息處理能力!

人類過去可以不精密,是因為沒有當今文明發展的需求。原始社會是最不講究身體,茹毛飲血都可以,因為沒有活到四十歲以上的需求。

……

假設——人造器官技術能發展起來,對當代社會教育水平的民眾來說,成材更具有普適性!畢竟該項技術讓人類的很多器官標準化,個人需要要調節的,只是全身神經系統,而不是控制整個人體發育,所需的大量個人化數據。

但現代人站在當下來指責過去的歷史,往往就成了貧二代指責老爹當年不搏一把創業了。

社會現實:努力的門檻越低,那麽人造門檻就越高,換而言之,社會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調低門檻後,憑什麽就開善堂造福人間大眾?

公民們的基因數據世代累積統計工程,需要的管理雖然龐大但並不復雜,可以由國家系統代管,成為公益系統,民眾要付出的代價只是自覺向上。

而人體器官研發,需要投資、管理、項核,注定只有圈內人(控制資金,技術的人)專業討論後,才能對負責,這就是企業模式。

企業壟斷就會給個人集權提供基礎,如果早期社會走那樣道路,又怎能在數百年內,維持當代大眾受教育水平呢?恐怕,現在麻木得連反抗都不敢吧。

歷史往往就是這樣,前進需要一步一步走,是不可能左腳同右腳一起邁出的。左腳和右腳一起邁出,那是皮孩子在蹦!

現在,土之星的戰爭,已經讓聯邦在左右交替向前邁步了。

過去聯邦先邁出了“左腳”——在維持住民智、民心的同時,一點一點積累生命科學技術參數。

八百年前以當時的技術條件,只有西槍焰和東邊的翠嶼集團這類超大集團,能生產人造器官。這兩個集團本身就涉及到核心軍工,再進一步收攏權力,必然促進社會極度等級化。

而現在聯邦境內有技術條件的有上千家,本身就不具備壟斷集權基礎了。再加上當今土之星所激蕩起來的社會秩序戰爭,所造成的警示!

假若聯邦在土之星獲取勝利,亦會意識到了社會分化的痛苦。他們作為勝利者們,會在戰後以史為鑒,對人造器官可能造成的社會分級有所警惕。

這麽一來,雖然是勝利者留下來書寫歷史,但是人文進步的“右腳”切切實實地走了出去。

……

故站在歷史長河的視角來看。

當代在海洋中堅持抵抗的大眾,為人類道義而戰,最基本戰果已經達到。就此停手,歷史車輪前進的慣性不會消失。

只是作為墊腳石的滋味並不好受,活下來的勝利者接下來數百年在自我警惕反思的同時,也會極力譏諷反抗者是多麽的自不量力,並且會努力尋找,反抗者們先前胡亂出招、投靠宗教等種種醜陋的汙點。因此在心理上鄙夷地確定‘失敗的反抗者’和自己並不是一類。進而,來自我佐證,自己這一系是如何如何有資格來締造優秀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