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六章 天子視野(第3/3頁)

李隆基臉現凝重神色,沉聲道:「正如鷹爺著方均告訴隆基和大帥,我們真正的對手,是楊清仁、武三思背後的妖人台勒虛雲,隆基當然不敢掉以輕心,『東宮慘案』使我認識到他的手段,但仍未及今次能盡展台勒虛雲雄才偉略的布局。」

龍鷹一頭霧水的道:「哪方面的布局?」

李隆基一字一字的沉聲道:「遷返長安!」

龍鷹沉吟片刻,道:「竟然不是張柬之等人的意思嗎?」

李隆基道:「絕對不是,剩是接納此遷都的建議,皇上已成我李家的罪人。聖神皇帝從長安遷往洛陽,雖有鞏固權力的意圖,但確有實際上的需要,神都更為天下貿易和米糧集散地,據天下水陸交通的樞紐。尤關鍵者,要使如神都般四通八達之地穩似泰山,必須駐重兵,以觀顧天下;可是偏處關中的長安,利守不利攻,且因耕地開發過度,不足以支持大量駐軍,一旦漕運出岔子,將發生饑荒大禍。」

龍鷹皺眉道:「將來你老哥登場,將都城遷返神都又如何?」

李隆基嘆道:「豈是說遷便遷。從神都遷往西京,理直氣壯,名正言順,無人敢出言反對,因表面看來乃撥亂反正之舉。隆基不相信精明如張柬之等看不到利弊,卻是無可奈何。此議肯定出自武韋,他們豈有如此識見,可知乃是台勒虛雲在背後弄鬼,且難以逆轉。唉!終有一天,會出現外重內輕的局面。」

龍鷹點頭道:「從洛陽返長安,是重新洗牌的格局,兼且長安乃高門的根據地,勢令政局出現根本的變化。」

李隆基道:「我出仕的時機也到了。」

向龍鷹道:「隆基說的,對鷹爺有用嗎?」

龍鷹嘆道:「你費這麽多唇舌,不過要說服我讓你到山海關。好吧!算我在此事上說不過你。告訴我,你有何出關妙計?」

李隆基道:「鷹爺清楚山海關的情況嗎?」

龍鷹道:「方均大致上說清楚了,相當棘手,難就難在如何可神不知、鬼不覺地讓這麽多人溜往關外去,恐怕須炮制|個特別的情況才成。」

李隆基欣然道:「英雄所見略同。」

龍鷹喜道:「你想到哩!」

李隆基輕松的道:「一場大規模的軍演如何?」

龍鷹失聲道:「豈非明著告訴突厥人我是誰?」

李隆基道:「鷹爺又忘了『財可通神』這句千古名言。」

龍鷹道:「說得通嗎?」

李隆基道:「本來絕說不通,幸好我在收到『南人北徙』的消息時,早開始動腦筋,並在半年前定下軍事演習的良辰吉日,只要你向突厥人提出,你有辦法收買負責演習的官員,他們沒理由懷疑你。」

龍鷹道:「真的這麽簡單?」

李隆基道:「鷹爺和我的分別,是隆基曾三次到山海關實地觀察。隆基有個提議,我們先走一步,到山海關看環境,鷹爺可順道聯絡到了那裏的突厥人。」

龍鷹道:「就依你老哥的計劃行事。真沒想過,臨淄王解決了很多令我頭痛的問題。」

李隆基道:「你的問題,就是我的問題,沒有鷹爺,就沒有今天的李隆基,我們李家的天下,肯定落入楊清仁之手。」

龍鷹道:「大家兄弟,客氣話不要說了,小豫如何?幫得上忙嗎?」

李隆基道:「不論衛抗和他的兄弟,又或小豫,都是老天對我李隆基的恩寵,真的非常感激,也使我信心大增,敢放手做任何事。為何不見符兄弟?」

龍鷹道:「你聽方均說過他了。」

李隆基點頭應是。

龍鷹道:「你到長安去時,或會見到他。」

李隆基一怔道:「他竟到了長安去?」

龍鷹壓低聲音道:「他現在成了『醜神醫』王庭經,不過有病勿找他,我怕他醫死你。」

李隆基瞠目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