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六章 逼入窮巷(第3/3頁)

宇文朔沉聲道:「武則天終於知道了,她於何時曉得的?」

龍鷹暗忖他所想通的,該就是這方面。當時張柬之等密謀推翻女帝,對方均的忽然離開飛騎禦衛統領之職,往南方辦事,肯定大惑不解,後來才清楚與「南人北徙」一事有關。可推想張柬之等大臣掌權後,立即取消這個被他們視為「擾民之政」的遷徙行動,因而不了了之。他們旋即陷入朝廷激烈的鬥爭急漩裏,誅除武氏子弟成為他們的當務之急,無暇深究「南人北徙」的來龍去脈,知道的則絕口不提,遂變成宇文朔所指的「無疾而終」,眞相如石沉大海。

宇文朔又隔了幾重,頂多通過宇文破略知其二一,故此一直沒放在心上。到此刻方幡然驚覺,知道事情大不簡單,牽連極大。

龍鷹在被逼得沒法喘息的情況下,將「南人北徙」打碎又重組,用來應付宇文朔的質詢,且連消帶打,化去他對「範輕舟」的疑惑,讓雙方的關系重納正軌。

龍鷹爽脆答道:「小弟那次到神都去,就是要說服聖神皇帝,如不接納小弟的提議,等於趕狗入窮巷。突厥人驍勇善戰,慣於夜戰之術,來去如風,如成流寇,為禍之烈,不堪設想。亦只有弄出一場大亂,他們的族人方有機會扮作難民,逃離中土。萬眾一心的流寇你老哥見過嗎?他們正是這麽樣的流寇,無論聖神皇帝如何痛恨突厥人,亦不得不權衡輕重。」宇文朔不解道:「武曌點頭便成,威脅河間王去為你說話,豈非多此一舉。」

龍鷹微笑道:「事後看來,確是如此。問題在『南人北徙』的計劃,在我到飛馬牧場前,根本不存在於小弟的腦袋內,只想著如何可將人偷運出境。當時支持我者,惟有竹花幫幫主桂有為,而小弟之所以與樂彥和越浪結交,明為做私鹽勾當,實則為送走突厥人。在這件事上,我和他們畢竟是夥伴關系,不宜透露詳情,請宇文兄見諒。」

宇文朔道:「何時有『南人北徙』的想法不是問題,仍可直接呈上給武則天,對吧?」龍鷹苦笑道:「你老哥太高估小弟,你當小弟是鷹爺嗎?想見駕就可去見?根本求見無門,也恐怕聖神皇帝早忘掉我這個小卒,到聖神皇帝使人押小弟去見,始有面稟的千載良機。」

又壓低聲音道:「我等於遇溺的人,有木浮過,還不死命抓住不放,對河間王來說,則是舉手之勞,成事與否,毫不上心,對我有個交代便成。」

宇文朔肯定不曉得符太曾指控楊清仁為大江聯刺客的事,因沒人視此為一回事,不屑說半句話。否則宇文朔應聯想到楊清仁與此事有直接關系,也因而想通「範輕舟」與「李清仁」間的瓜葛。

幸好他不知道,令龍鷹省掉另一番唇舌。

宇文朔略一沉吟,道:「倩然世妹想見範兄。」

龍鷹暗松一口氣,知度過難關。

奇道:「是她告訴宇文兄的嗎?」

宇文朔道:「是有這樣的感覺,順口再提醒範兄一次。」

龍鷹保證道:「宇文兄放心,小弟懂得分寸。」

宇文朔道:「範兄要做的是哪類生意,不是賣私鹽吧?」

龍鷹道:「宇文兄說笑哩!小弟準備從事的,是香料行業。」

宇文朔大訝道:「香料?」

龍鷹道:「以前是買賣制香的原材料,現在是制造合香供西京所需,敝鋪開張之日,請宇文兄給點面子來捧小弟的場。」

宇文朔笑而不語。

龍鷹輕松的道:「說出來後,心中舒服多了。」

宇文朔道:「範兄有想過河間王因何與你過不去?」

龍鷹湊近他耳語道:「多少與大江聯有點關系。」

宇文朔道:「可是據我所知,是範兄首晚抵達牧場,便主動挑釁他。」

龍鷹道:「這叫『他做初一,小弟做十五』,禮尙往來也。宇文兄以為我和他是首次見面嗎?早在來牧場途上,小弟已被他伏襲,還受了傷,致延誤了到飛馬牧場的時間。」

宇文朔定神打量他好一會兒後,帶著笑意的道:「西京風景最美的地方,是曲江池,話說昔日隋帝楊堅,興建大興城,將曲江池所在地挖深了一些,又引東面的黃渠水入池,使池水大增,並在池岸建設離宮別館,曲江池因而聲名大噪。此池有兩個裏坊的寬闊,大如東、西兩市,岸邊花草繁茂,池內備有畫舫遊船,供遊人使用。水面船槳交錯,水波粼粼,美似海市蜃樓,範兄如有閑,可到曲江池一遊,就在京城的東南角。」

龍鷹籲一口氣,曉得這才眞的過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