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第四章 重要對話(第3/3頁)

現在,他面對的,正是如何為龍鷹和「範輕舟」的關系「定位」的重要時刻。

從這個方向看,論影響,太平的想法比楊清仁的想法更具關鍵性。

李顯之外,太平已成皇族和整個支持唐室的重臣、世家的當然領袖,太子李重俊亦因她的聲援,立穩陣腳。太平集團已然成形,可與韋後的集團分庭抗禮,否則韋氏外戚的任命,不會遇上諸般阻撓,重要的軍職,迄今尚未有半個落入韋族手上,至了不起只是韋溫的禮部尚書。

未來的宮廷鬥爭裏,太平是不可忽略,能左右大局的人物。與「範輕舟」的關系,由她決定,而非楊清仁。亦因此,楊清仁剛才對他的提示,完全派不上用場。

眼前正是與太平建立初步關系的良機,故在與龍鷹的關系上,輕重得失,他以太平為主。

太平對龍鷹的微妙心態,是楊清仁不可能了解的,她清楚知道,不論在任何情況下,即使她一心殺龍鷹,龍鷹亦絕不傷害她。所以,若「範輕舟」屬龍鷹一方,太平絕無反感,於楊清仁,自是另一回事。

龍鷹經過皇座而不坐上去,釋去了唐室子弟對他的最大疑慮,再沒有勢不兩立的理由。太平現在最大的敵人,是韋後,不論她意在保李顯,或自己有成為另一個女帝之心,與龍鷹仍沒有對立的理由。

太平在這方面的想法關系至大,決定龍鷹將說出來的話。

龍鷹先由池上樓的事說起,道出與龍鷹結緣的經過,並因擒拿成都采花盜建奇功,被黑齒常之委任為對付大江聯的人,得女帝允準,從此得軍方大力支持。所說及的三個人,均為太平沒可能査究者,不虞日後被揭穿。

接而道:「鷹爺在遠赴南詔前,在揚州與小民秘密會面,提出要求,希望我能將他遠征大漠的兄弟,收容在江舟隆內,免得他們投閑置散,蹉跎歲月,小民一口答應了。」

太平冷冷道:「此事可大可小,為何肯告訴本宮?」

楊清仁保持從容神態,雙目卻射出恍然之色,卻非震駭。

龍鷹道:「關鍵在乎太醫王大人,入宮後,王大人奉聖神皇帝之命,與鷹爺緊密合作,鷹爺出征契丹,王大人便出使奚國,說動奚人襄助我們。到鷹爺遠程奔襲突厥人,王大人二度出使,今次是去說服回紇之主獨解支。故此,王大人至少等於鷹爺的半個兄弟,符太亦因此到洛陽投入他門下習醫。」

這番話最精采的地方,是太平已憑她的「獨家手段」,驗證出醜神醫非為龍鷹,便如楊清仁等證明了「範輕舟」不是龍鷹。故龍鷹可沒有顧忌,暢所欲言。

太平淡然自若的道:「符太真的只為學王太醫的醫術嗎?」

龍鷹坦然道:「肯定不是。然而即管是王太醫,仍弄不清楚符太的意圖,只是旁敲側擊下隱約猜到一點兒,符太到洛陽盤桓,為的是尋找一個人,找不著,又沒法繼續逗留,遂隨鷹爺一起離開。」

接著壓下聲音,沉聲道:「據王太醫說,符太要找的人,極可能已現身,此人就是田上淵。」

太平和楊清仁同告動容。

來前,龍鷹沒想過今回的會面如此事關重大,可一舉廓清太平和楊清仁兩方對「範輕舟」的疑惑。

太平目光移往楊清仁,著他說話。

楊清仁不得不問,何況亦想弄清楚他和王庭經的真正關系。道:「範兄說過,之所以向長公主如實稟上,關乎王太醫,可否說清楚些?」

龍鷹道:「太醫大人告訴我,皇上對聖神皇帝感到內疚,當然更不怪鷹爺,反很感激他。」

符太的《實錄》,在今趟對話裏,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如非龍鷹深悉個中微妙,勢說不出這番可聽進太平和楊清仁心坎裏的話。

太平容色轉緩,聲音語調多了少許溫柔,道:「範當家勿怪本宮事事窮根究柢,皆因事關重大,不容有失。」

又問道:「鷹爺有否向範當家透露未來的動向?」

最決定性的問題來了,如過得此關,「範輕舟」將可和太平建立起初步的友好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