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求諸於野(第3/3頁)

龍鷹朋白他的痛苦。

道:「水靜無紋,哪怕輕輕一觸,將泛起波紋漣漪,不利皇上行事。」

李顯龍目放光,壓低聲音道:「朕可以幹甚麽?」

龍鷹道:「當然是扶植相王和太平長公主,令他們成為穩定朝廷的力量,使傾頹的朝政重返正軌,有異心者,重新安份守己,一切如舊。」

此番話,投李顯所好,逢迎他怯懦畏縮性格。

「一切如舊」,關鍵在處。

龍鷹剛向符太說「禮失而求諸野」。

現時的李顯問計「範輕舟」,是另一種的「禮失而求諸野」,沒有更貼切的形容了。

李顯果然聽得盡洗失意頹唐之氣,整個人神氣起來,嘆道:「輕舟這席話,令朕有重溫當年在洛陽,得聞輕舟『真言咒』的滋味。」

龍鷹暗嘆一口氣。

李顯道:「朕怎走出第一步?」

龍鷹道:「欲速不達。須先攪濁這池清水,利用八公主大婚,弄得全城鬧哄哄的。至於行事的細節,皇上找相王和長公主商量,他們比小民熟悉朝政,明白小民不明白的東西。」

李顯不住點頭,道:「對!對!要找他們來說話。」

他的龍膽比正常人小很多,「神龍政變」時,須人抱上馬載他到玄武門。今趟兵變,駭破了他已比其他人小的膽,到現在仍猶有余悸,故若可一切如舊,乃他最大心願。

李顯最怕「範輕舟」等逼他去對付韋後和宗楚客,那是他負荷不來的事。現在聽到「範輕舟」輕松多了的提議,龍心大悅,必然也。

龍鷹補充一句,道:「此乃混水摸魚的道理。皇上明鑒。」

心想的混水摸魚的確是真的,然而摸魚的既非李顯,也非李旦、太平,而是李隆基。此正是他今天不得不來見李顯的原因。

又提醒道:「保密關系重大,絕不可外泄,請皇上提醒相王和長公主。」

李顯點頭道:「朕有分寸。」

接著問道:「在這個時期內,輕舟會為朕找出大相遇害的真相。對嗎?」

聞弦歌,悉雅意。

龍鷹肅容道:「皇上令下,小民立即著手調查,據初步的看法,事件該與娘娘無關,至於確切情況,須做進一步的了解。」

李顯籲一口氣,給龍鷹解開心內的死結,說到底,他仍沒法對妻子狠下心腸。龍鷹趁機告退,李顯舍不得讓他走,然亦清楚他百務纏身,只好賜準。

龍鷹踏出書齋的剎那,有重見天日的感覺,更希望永不須再進去和李顯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