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卷 第十一章 央亭說書(第3/3頁)

全場爆起震湖哄笑,沒人弄得清楚他說的是真是假,可肯定的,是他加以說書式的誇大,令說話生動起來。

符太道:“言歸正傳,在我們觀察下,發現默啜號稱的百萬大軍,不過三十萬之眾,而真正可擺上台面見人的,約十八萬,其他的屬從各地強征、強擄回來的兵奴。不過,不可不知者,是其中有兩萬為惡名昭著的金狼軍,由突厥頭號大將莫哥率領,旗下高手如雲,僅是金狼軍,足可橫掃大草原,只曾在鷹爺手上吃過虧,除此之外,未嘗敗績。”

符太提供的數字,隨意胡謅,信口開河,愛誇大便誇大,然簡單易明,寥寥數語,道盡狼軍實力,又突出了莫哥,為未來的敘述鋪路搭橋。

符太口若懸河,顯示他初試啼聲的說書漸入佳境,頗得引人入勝之效。

龍鷹的心神轉到李旦身上,台勒虛雲的“請君入甕”之計,首要須保著李旦,不讓老宗扳倒他。對此台勒虛雲有何妙策?

台勒虛雲一方,缺乏的是像高力士般的一個人,可精確掌握李重俊發動兵變的時間。

多想無益,惟有繼續讀下去。

符太繞著木桌在亭子內踱步,道:“對方有何高手?最厲害者,當然是貼身保護默啜、繼‘武尊’畢玄之後的新國師拓跋斛羅,此人在力戰龍鷹和符太下,仍可全身而退,高明程度,可見一斑。”

眾人為之咋舌,龍鷹乃中土公認的第一人,最輝煌的戰績,是於“神龍政變”前力壓群雄,創下彪炳傳奇,能與他平分秋色,已可令中土震驚,何況在龍鷹、符太兩人連手下,仍可力保不失。

符太續道:“至於其他高手,隨便找幾個出來,例如愛穿著紅披風的‘紅翼鬼’參骨、‘鐵額’烏薄格、‘三目狼人’紇缽吉胡、‘殘狼’燕拔、‘硬杆子’武迷渙,還有僅次於莫哥的名帥如莫賀達千、默啜之弟咄悉匐,無不是踩踩腳可令大漠地動的可怕人物。”

符太以人為本,立即為模糊不清的戰亂注入了人的血肉,添加色彩。

人人聽得入迷,再沒人敢擾亂符太的話文,免觸眾怒。

符太停下來,攤手道:“坦白說,戰爭的發展,牽涉面之廣,不為人的主觀意志左右,更受天時、地利諸般不測因素直接影響,瞬息萬變,很多事須看老天爺的心意。我們唯一可做到的,是當致勝的契機出現時,握之在手,死都不放開,一層一層的剝下去,直至勝利果實現於手裏。你奶奶的!我們這場仗就是這般贏回來的。”

六座平台逾千人,靜至落針可聞,間有遊魚戲水的微響,在湖內此起彼落,際此星月之夜,說的是自太宗皇帝擊垮東突厥的頡利大汗以來,最大一場敗退塞外雄師的大捷,氣氛詭奇至極。

符太一個人在湖央亭唱獨腳戲,牽動的是每一個人的心。

此時的符太,完全投進了說書人的角色,欲罷不能,說的無須是真實的,至緊要精采過癮。

符太又再在亭內踱步,悠然道:“我們三個人,在狼山之巔,傻瓜、呆子般輪流觀敵,終於,機會來了。那時我們仍不曉得契機出現了,只知道這樣待下去不是辦法,又悶至差些兒吐白沫,沒事也須找點事來做,何況對方形跡可疑。”

龍鷹讀得啼笑皆非。

符小子常怪自己賣關子,現在輪到他說故事,還不是邯鄲學步,大賣關子,惹得探頸以待,候他說出致勝的契機,又怎可能有這樣的契機。

循此方向,符小子可將復雜無比的大小戰役,連場惡鬥,串連起來,非常聰明。肯定是一種簡化,卻可令人有抽絲剝繭的聽書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