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卷 第五章 政爭權鬥(第3/3頁)

龍鷹點頭道:「安樂告訴了我。」

台勒虛雲道:「輕舟可知太平對他為安樂所做的,非常反感,認為他是李族的叛徒。既然如此,太平在李顯面前不會有何好說話。可是,遇上這般重要的事,李顯立即找李隆基來密議,教人摸不著頭腦。」

龍鷹道:「這方面我並不清楚。」

推個一幹二凈。

順口問道:「李顯如何傳位與皇弟?難道皇太子、皇太女之外,竟有皇太弟?」

台勒虛雲道:「李顯可委任皇弟為監國。」

龍鷹故作糊塗道:「監國是什麽級別的官職?」

台勒虛雲扼要解釋幾句後,道:「輕舟的預感非常準確,此事若成,於各方面均出現天大的轉機,至乎可成韋宗集團致敗的因素,就看我們如何把握。」

接著問道:「輕舟和李隆基是怎樣的關系?李隆基和其他人的關系又如何?」

龍鷹答道:「我和他的關系,是由王庭經而來。他們同住在興慶宮,王庭經的小敏兒又與李隆基的婢子友好,故兩人關系不錯。李隆基因小弟乃王庭經的兄弟,對我頗友善。至於李隆基和其他人的情況,非我能知也。」

光是符太說書當夜,避過長寧和安樂的糾纏,坐李隆基的馬車離開,台勒虛雲已知李隆基與醜神醫有交情,故龍鷹不在此點上隱瞞,以增加說話的合理性,並鋪下後路,當與李隆基的交往愈趨頻密時,台勒虛雲會認為合乎情理。

從台勒虛雲這麽急於問龍鷹有關李隆基的事,固然因李隆基忽然變成能影響大局、舉足輕重的人物,亦可看出台勒虛雲對李隆基的認識和了解非常有限,看不通,摸不透。

從此角度看,李隆基返西京的作為,異常成功。

台勒虛雲道:「無論如何,我們很快知道李顯有否找錯說話的人。」

龍鷹道:「小可汗會否依照原定計劃,攻打北幫在關中的總壇?」

台勒虛雲道:「上兵伐謀,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打北幫的總壇,等於攻城,是沒辦法下的一招,後果難測之極。現在政治上既可能出現轉機,我們就等他兩、三天,希望有大喜訊傳來。」

龍鷹目的已達,有台勒虛雲在後面策動霜蕎和都瑾,鼓動李旦赤膊上陣到前線廝殺,大事定矣。

不論霜蕎、都瑾如何聰明伶俐,對治國之事是一竅不通,當李旦陷身政治的泥淖,唯一可依賴者,就是比他英明百倍、準備十足的兒子李隆基。

若都瑾等於陶顯揚的柳宛真,李隆基便是高奇湛。台勒虛雲與李隆基目標相同,絕不會在這個時期著都瑾去破壞李旦、李隆基的關系,那將是李旦登上帝位後的事。

龍鷹告退離開。

台勒虛雲沒挽留,因急著處理此石破天驚的變化。

如台勒虛雲曾說過的,答案一直在那裏,可是因時機未成熟,沒有顯露出來。

李重俊的敗亡,韋後又不讓李重福或李重茂立即返京當太子,李旦的「龍運」驟然乍現。

龍鷹重回西京後,茫無頭緒,心內沒有任何成型或具體的計劃。

事情波浪般推著他走,到進入禦書房面對當今的大唐天子,在李顯積郁的面容、悲憤無奈的情狀感染下,他生出感同身受的感覺,晉入了某種奇異的狀態,與李顯甘苦與共。

有點像陷身一個永遠醒不過來的夢魘,腦袋以特別的方式運作。

從未在他心內登場的「監國」,若從遙遠至忘掉了的古老國度,破繭而出地鉆進他的思維裏,艷陽般君臨大地,一切變得清楚分明、豁然而通。

他也從夢魘脫身。

一輛馬車在對街戛然停下來,車輪摩擦地面發出「吱吱」的尖銳聲音。

龍鷹自然而然朝馬車瞧去。

車簾掀起一角,現出清韻的如花玉容,美人兒喜上眉梢的朝他招手。

龍鷹瞧得心中一熱。

現實的天地倒流回龍鷹的意識裏,剛才真的是失魂落魄、心神不屬,沉溺在某一奇異的情緒裏。

禮貌上也好,清韻本身對他的吸引力也好,龍鷹做不到揮手打個招呼便繼續走,橫過車馬道,來到車窗前。

微笑道:「清韻大姊好!」

清韻氣促地喘息著,胸脯急遽起伏,望著他的一雙美眸半開半閉的,似很費力方可保持睜開來。沙啞著聲音道:「範爺請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