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問道劍聖(第4/8頁)

蓋聶突然說起往事,神情激動,荊軻與麗姬不敢插話,俱屏氣聽蓋聶講述。

蓋聶眉頭緊蹙,沉浸在過去的痛苦回憶裏,他望著窗外,繼續講道:“那小女孩從此顛沛流離,乞討為生,嘗盡人間辛酸。後來,小女孩長成了少女,遇見了我,我敬佩她堅強不屈、忍辱負重、一心報仇的骨氣,便到她當年家中,調查此案。雖已時隔多年,我還是憑借蛛絲馬跡找出了兇手夏侯央。”

麗姬忽然問道:“當年那個小女孩蒙蓋先生相助,竟然還不能報得大仇?”

蓋聶苦笑著點點頭,說道:“我多次苦追夏侯央不放,與他交手,然夏侯央異常狡詐,屢屢逃脫。有一次,我已經逼得他現身。哪知,他躲避進柴房之中,待我追入,他竟然自屋梁之上,用草灰灑向我的雙眼,我閃避不及,傷了雙眼,險些遭其毒手……”

麗姬忍不住緊張地追問道:“那……那蓋先生有否……”

蓋聶知她關心自己安危,向她點頭微笑致意,繼續說道:“幸好我當時神志還清醒,危急之際用百步飛劍中的絕招逼退了他。回家之後,我在拙荊的精心護理下,過了一個月,雙眼才得痊愈。”

麗姬輕輕一笑,問道:“那蓋先生的妻子,想必就是那個……那個少女吧?”

荊軻趕緊輕輕拉她的衣襟,暗示她不要亂說話。

蓋聶微笑贊道:“公孫先生的孫女果然聰穎!你猜得不錯,她便是拙荊。只可惜……只可惜……”忽然有無限哀傷湧上心頭,蓋聶突然有些英雄氣短眼中盛滿柔情又夾雜著傷感,兀自望向窗外。

荊軻、麗姬眼見蓋聶這般神情,知是觸動了他的傷心處,便也不敢再相詢半句。

倒是蓋聶向窗外望了一陣,驀然回過神來,歉然道:“在下耽於舊事,冷落了兩位,萬分抱歉!”

荊軻、麗姬連忙回道:“我等冒昧,勾起先生傷心往事……”

“二位不必自責!我向二位訴及往事,原是出於我對公孫先生的敬重,不能不讓二位知我心中苦衷。”蓋聶頓了頓,接著道,“那夏侯央本也是個高手,但他詭計多端,仗著一身武藝,行事殘忍狠毒,又好奸淫良家婦女……”

麗姬驀地插嘴道:“是否這次,那夏侯央突然在邯鄲現身了?”

蓋聶“哼”了一聲,眼現精光:“不錯!前些時日,夏侯央突然現身邯鄲,我得悉消息之後,四處遍尋,可惜一無所獲。今日,我派遣出去探查的兩名弟子獲悉夏侯央午間剛離邯鄲,向東而去。可惜除我之外,弟子中無一是他對手。此次不追,只怕又讓那賊子逃遁他方,禍害百姓。為報拙荊滿門血仇,我即刻稍作打點,便要前去追趕。”

荊軻此時也已明白拜師一事不可強求,大感郁悶,仰天長嘆道:“時不我予,奈我何!”待心境平復一點後,他拱手對蓋聶道:“事以至此,荊軻也不便多言。只是在臨行前,荊軻還有一事想求蓋先生。”

蓋聶聞言點頭道:“但說無妨。”

荊軻猶豫片刻,輕聲道:“在下想請蓋先生賜我一招,好讓荊軻也能領教真正的劍術是何樣子。”

蓋聶一聽,不禁笑道:“這個不難,那就請荊兄弟出招吧。”

荊軻站起身來,向蓋聶深施一禮,然後抽出青銅劍來,捏了個劍訣。蓋聶卻仍跪坐在主位,紋絲不動。

荊軻目光炯炯,開始尋找出手機會。

蓋聶雖然像是隨意地坐在原地,但氣勢如山,全身的每一個部位都在恰到好處的位置上,而且彼此之間呼應聯系,整個人渾然一體,竟然無一絲空隙可鉆。

荊軻腦子裏飛速地掠過無數招式,但面對安坐不動的蓋聶,只覺每一種進招方式似乎都變得笨拙且漏洞百出,令他不敢輕舉妄動。

兩人僵持了半盞茶的工夫,荊軻心裏不禁焦躁起來,公孫劍派最講究的就是氣勢,臨戰之際,最要緊是有一往無前的氣勢,像今天這般的情形他從未碰到過。荊軻思前想後,還是決定冒險出擊,然後再隨機應變。

不了他的肩頭微微一動,蓋聶的目光便刺了過來,荊軻好像被芒刺紮了一下,肩膀下意識地一縮,登時打破了平衡,劍氣驟然渙散。

荊軻並未氣餒,鼓足勇氣,接連數招連環欲發,然而只要他身形略動,即使是劍尖略略揚起,安坐不動的蓋聶都能立即以眼光射向他的破綻之處,使他尚未出招既已落敗。二人就這樣在瞬間以目光和姿態的細微挪動過了十余招。

這十余招中,荊軻身形似動非動,蓋聶的目光則如一把淩厲的銳劍,一招破過一招地從荊軻的額頭、咽喉、肩頸、心口、肋下、丹田一路刺下去,劍氣縱橫。荊軻只覺有數十把利劍插入身軀,自己已被刺得千瘡百孔,全身冷汗涔涔而下,只得將青銅劍棄於地上,嘆息道:“先生劍法甚為高明,荊軻輸得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