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業火魔刀 第十章 十年一覺

輾轉逃回到了小鎮,但見廟前廣場滿聚逃難百姓。眾百姓經歷了戰火,此刻若得一家團圓,自當慶賀,不幸與親人失散的,則在四下尋爹呼娘,哭聲喊聲此起彼落,一片狼藉。

昨夜的脫衣候檢,與烽火連天、遍地死屍相比,究竟哪個好些?瓊芳一行人也沒氣力多想了,一路在難民潮中蹣跚推擠,回入了觀音廟,筋疲力竭之余,無不坐倒在地。三棍傑埋鍋造飯,打水洗臉,讓眾人略做歇息。

眼看怪人蹤影全失,瓊芳卻仍懷抱一絲希望。廟裏廟外找了一遍,盼他早從戰場自行歸返,只是回入偏殿,地下僅余一張空擔架,一只翻倒空酒瓶,流灑遍地,遺漬兀未幹涸。瓊芳沮喪萬分,回入大殿坐倒。那娟兒一臉沉郁,好似也受了什麽打擊,全沒心思說笑。兩人肩挨著肩,相依相偎,又累又困間,眼皮早已半睜半閉。

眾人或倒或臥,連哲爾丹也不例外。只有傅元影仍在忙進忙出,他是此行軍師,就怕戰火蔓延,竟爾打到此處小鎮來了。半個時辰不到,便安排了車馬,早早啟程,改轉水路而去。

從荊州搭船東行,之後再沿運河北上。來到揚州之時,已是臘月二十八。時近除夕,眾人雖不願在外地過年,但總不成大年夜在外奔波,便預定在揚州留到初三,之後再行北返。

一行人唉聲嘆氣,下了渡口,便雇車來到揚州城。時在午後時分,那知府聽聞瓊國丈的孫女駕臨,便親來城門迎接,甚是恭敬周到。這知府年歲甚輕,約莫四十歲上下。瓊芳聽他通報姓名,才知此人姓李,名如風,過去也在禮部任官。瓊芳沒有心思應酬,聽說他要安排驛館,便道:“年關已至,不耽誤大人過節了,咱們自個兒在城內尋找客棧安歇便了。”

李如風慌忙道:“不成!不成!下官多年來深受國丈提攜,未能遠迎,已屬罪甚,萬請閣主玉全,讓下官略盡地主之誼。”瓊武川面子極大,文武百宮多半受過他的恩惠,自己若不受人心意,倒顯得見外了。瓊芳便也不再推辭,任由那李知府安排。

那李如風辦事周全,事前早已打聽清楚此行人數,早備了五輛大車,專供眾人乘坐。

車行入城,眾人聽他一路解說:“揚州又稱廣陵,自唐代便是商業名城,名商巨賈喬寄居者,不下數十萬,可說富甲天下。”同車除瓊芳外,尚有娟兒、傅元影兩人相陪。李如風說得爽快了,兀自伸出食指,定向車外,道:“諸位請瞧那座高塔。”三人擡眼去望,那運河東岸搭蓋佛塔,塔高數層,已然建築大半,規模宏偉,想來所費不輜。

此刻兵荒馬亂,人人看似專心聆聽,其實多半神思不屬。瓊芳聽他喋喋不休,只得勉強一笑:“這要幾十萬兩銀子吧?可是朝廷出錢建的麽?”李如風笑道:“小姐料錯了。這是文峰塔,乃是僧人自行募款興建的,其他地方官員也出了些銀兩,倒不勞朝廷費心。”

眾人有氣無力地點頭,輪到傅元影答腔,聽他低聲道:“難得,揚州之富,非同小可。”

李大人笑道:“過沒兩日便要過年,這天寧寺也在城內,年節最是熱鬧。閣主閑暇無事,倒可以去瞧瞧。”他見眾人一個個無精打采,想來是自己說話不夠響亮,當下吊起嗓子,尖聲道:“說起天寧寺嘛,此乃揚州第一名刹。這寺廟歷史古遠,乃是晉朝太傅謝安的居所。太元十年改宅為寺,名為謝司空寺。數百年來屢次改名,直至宋代徽宗之時,方命名為天寧禪寺……”娟兒愁眉不展,聽得李如風滔滔不絕,長篇大論,冷冷便道:“古廟泰半鬧鬼,大過年的,還是不去得妙。”

李如風聽她口氣不善,忙陪笑道:“無佛又無僧,空堂一盞燈,確實寺廟氣悶得緊,花樣年華的女兒家不去也罷。照下官看,不去天寧寺,便去瘦西湖,所謂‘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台直到山’,十裏長湖,無一寸隙地……”他先開車簾,吟道:“昔年杜牧遊揚州,證以詩曰:‘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這大名鼎鼎的二十四橋,引得遊人詩興大發,自也是瘦西湖美景之一……”娟兒忍住了哈欠,搖頭道:“看個景也要作詩,揚州這許多風景名勝,豈不做了滿滿一大本?”

李如風撫掌大笑,道:“小姐慧黠!正是有詩為證。一景三百詩,一湖三千詞,光是平山堂,便有秦觀、蘇徹、王安石、歐陽修等人作詩留念,其余煬帝陵、隋宮、隋堤、雷塘、谷林堂,莫不有詩有文。單紅橋一地,便有一本‘紅橋詩馴’,可見一般了。”一路搖頭晃腦,如數家珍。娟兒聽得頭痛欲裂,尖叫道:“住口!誰記得這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