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卷 兵臨城下 第一章 正統軍(第5/11頁)

眾人面面相覷。看這花卷乃是尋常面點,一竹籃也不過值得幾文錢,豈料朝廷先後調動“寧武”、“漢武”、“潼關六鎮”等兵馬,其後連烏斯藏的駐軍也奉召馳援,鬧得百師會戰,烽火連天,卻是為了區區一藍花卷?

天幹物躁,農作難收,什麽怪事都生得出來。熊傑還想追問,虎大熾卻不肯多說了,道:“反正亂事敉平,咱們總算奪回了三原城,不算白忙一場。只是居民頗有死傷,不能不稍加安撫……”說著說,兵卒們便推上了兩輛大車,車上堆滿了熱騰騰的面食,全是剛蒸出來的花卷。

熊傑咦了一聲,道:“虎大哥,你這是要……”虎大熾道:“我要勞駕你的兵馬,前去慰問災民。”熊傑道:“虎大哥,非是小弟推辭,只是我軍遠道而來,又是第一回上前線,人生地不熟的,恐有閃失,虎兄可否另請高明?”

“不行。”虎大熾神色鄭重:“各部兵馬都不方便出面,只能勞駕你們了。”

熊傑啊了一聲,卻也懂了道理。看這場大戰好生慘烈,各路兵馬於三羊鎮激戰,必與當地居民有些誤會。若由虎大熾等人過去撫慰,不免火上加油,只能請烏斯藏的兵馬代勞了。

心念於此,熊傑也不好再推辭,便向虎大熾要了兩名斥候,引領全軍開進鎮中。

這“三羊鎮”與西涼城相距不遠,此番打得遍地焦土,大都督念在同鄉之誼,無怪要親來視察。只是此地委實窮困,過去有何歷史,出過什麽名流,誰也不知。惟見一片殘垣斷壁,地下又是血跡,又是火燒,遠處更隱隱傳來哭泣聲,讓人心生茫然。

熊傑沿路探看,四下房舍盡數倒塌,也不知還有什麽活人。約莫行過半條街,眼前總算有一棟半倒房舍,屋裏隱傳啜泣聲,熊傑心下惻然,忙探頭向內,只見一名老漢領著兒女,全家老小縮於屋角,哀哀啼哭,好似失去了什麽親人。

熊傑曉得這戶人家受災極重,也是怕驚嚇了他們,便先解落佩刀,取來竹籃,放了十來只花卷,這才走入破屋中,輕聲道:“老丈,末將奉朝廷之命,特來饋贈食糧。”

那老漢低頭哽咽,身上微微發抖,並不應聲。熊傑柔聲道:“老丈,這不要錢的,您快收下吧。”他說了幾句,那老漢仍是颼颼發抖。熊傑嘆了口氣,便將竹籃放於地下,正要轉身離開,忽然竹籃給提了起來,朝他背後扔來。

“滾!滾!”一名女子邊扔邊罵:“誰希罕你的東西!拿著你的臭花卷滾!快滾!快滾!”

漫天花卷扔來,幾名小孩也是又哭又叫,抓起石塊便砸。

熊傑武功精強,挨了幾枚石子,無甚大礙。大批將官卻火了,手按刀柄,怒目喝止:“幹什麽?又想造反了?”聽得“造反”二字,這家人不知怎地,竟然抱頭痛哭起來。那女子提起竹竿,哭吼道:“我就是要造反!你待怎地?過來殺了我啊!”

幾名軍官氣憤不過,正要上前理論,卻給熊傑攔住了,道:“夠了。”

夠了,打得夠了。眾兵卒心下一凜,不約而同放開了刀柄。熊傑從地下拾起竹籃,悄悄擱在門邊,低聲道:“走吧。”

眾人隨著熊俊離去,沿途望去,滿街屋舍倒的倒、燒的燒,家家都有哭聲。眾兵卒每逢災民,莫不上前贈糧致意。奈何親手奉出的花卷,卻無人願意來接,甚且無人願意開口說話,唯獨望向他們的眼神,道盡了心中的一切。

仿佛孤軍深入敵境,什麽都不對勁了。過去“藏武師”常駐邊疆,與烏斯藏百姓公私來往,軍愛民、民敬軍,彼此甚是融洽。誰知下來了平地,反倒見了這些仇恨怨毒的目光。

眾將士垂頭喪氣,心情低迷,虎大熾的兩名屬下卻是習以為常了,便向熊傑道:“別理這些人,趕緊把花卷發一發,大都督快來視察了。”

聽得大都督行將抵達,人人士氣為之一振。熊傑也是微微一笑,自知大都督到來,哥哥熊俊也將率眾北上,兄弟倆多年不見,今晚必當熱鬧。便又振作起精神,等著把公事辦完。

正走間,忽見一對母子跪在地下,撫著一具屍身啼哭,那屍體手中卻還緊握一柄刀,想來是個匪幫亂民,卻讓正統軍格殺了。

眼看災民現身,眾軍官紛紛停步,只是想起適才所見的怨毒目光,心裏竟然微感害怕,一時無人敢近身旁。虎大熾的部屬都是老將了,附耳便道:“熊將軍,這些是亂民遺孀,不必糟蹋食糧了。”熊傑躊躇沉吟,忽道:“不行。”兩名老卒皺眉道:“為何不行?”熊傑凝視那對母子,道:“亂民也是民。”

亂民亦民,朝廷武人,絕不該是百姓之敵。他們既奉天子之命而來,奉的便是天理,便拼著給百姓毆打辱罵,也得按章論法,把事情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