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卷 兵臨城下 第一章 正統軍(第6/11頁)

悶了一整天,一事無成,熊傑暗下決心,無論何等侮辱,也要把食糧交到災民手中。

他來到那對母子面前,小心拿起了竹籃,還不及奉上,臉上便給吐了一口唾沫。熊傑微一咬牙,索性單膝跪倒,拜伏在地,朗聲道:“末將熊傑!特奉吾皇之命,前來發放食糧!請大嬸看在我家大都督的面上,務必收下!”

那對母子聽得“大都督”三字,頓時放聲大哭,提起了竹竿,對熊傑又敲又打。眾下屬紛紛搶上前來,大聲道:“熊將軍!走了!這些人不識好歹,何必與他們啰唆!”

身為武人,唾面自幹,這在景泰朝聞所未聞,誰知卻降臨在“正統朝”、“正統軍”身上。熊傑猶不死心,他跪得極低,咬牙懇求:“大嬸,求您收下這些東西,末將是誠心的。”

滿滿一藍花卷,盡是朝廷上下的心意。然而那女人硬是不肯接,熊傑又能如何呢?他又是苦惱,又是擔憂,就怕那對母子挨餓受苦,無可奈何間,只能大著膽子,拉起那女人的手,將花卷小心送了過去。

那女人本在啜泣,一旦給熊傑拉住了手,頓時放聲尖叫起來,正拉扯間,忽聽部眾驚道:“將軍!快退開!”在眾人的駭然注視下,只見那女子淒厲哭嚎,她扔掉了手上花卷,隨即抄起丈夫留下的那柄刀,便朝熊傑狠狠刺來。

“大嬸!別亂來!把刀松了!松了!”兩旁將官大驚大喊,刀鋒距胸前一尺不到,已難閃避,熊傑卻遲遲不肯反擊,只管緊閉雙眼,拜伏在地,像是相信那女人,她絕不會殺害自己。

正統軍官,絕不該是百姓之敵。刀鋒越發逼近,熊傑硬是低頭不動。兩旁軍官驚惶喝阻,那女人卻也不聽勸,噫噫哭喊中,刀鋒已近喉頸。眼看熊傑命在旦夕,虎大熾的部屬怒吼道:“還等什麽?殺了!”

斬!刀光一閃,那女人的哭聲從中斷絕,倒臥於地,鮮血從衣衫底下泊泊滲出,花卷掉落一地,全都沾上了碧血。

熊傑霍地擡頭,見了這幅景象,忍不住張大了嘴。他萬萬料想不到,那女人真有意殺死自己。更讓人料想不到的是,只因自己執意送上一藍花卷,便害得那女人賠掉了性命,可他該怎麽做呢?若連一籃花卷也送不出去,他還能幹什麽?他可是朝廷命官啊?

滿心自責間,他俯身向前,正要察看屍身,猛聽一聲大喊:“別碰我娘!”

一道小小的身影撲了過來,伏在媽媽的屍身上,呱呱大哭。熊傑痛苦咬牙,正要抱住那孩子,猛聽一聲尖叫,那孩子竟從娘親手中取起鋼刀,眾人震驚駭然:“小鬼!別碰那柄刀!”

這家人一個接一個,前仆後繼而來,眼見爹娘已死,那孩子幾近瘋狂,提刀便刺。眾將喝地一聲,拔刀立斬。熊傑驚惶萬分,立時轉身護住那孩子,厲聲道:“誰都不許動他!”

話到口邊,身子忽然晃了晃,熊傑低頭下望,只見自己的馬甲滲出鮮血,胸口處透出了刀鋒。他吐出血來,緩緩轉頭過去,卻見那孩子躲在自己背後,手持鋼刀,正自滿面怨毒地瞪視自己。

兩旁官兵激動呐喊,都要殺死那孩子,熊傑喝地一聲,張臂攔住,隨即單膝跪倒,慢慢撿起了一只花卷,再次遞給那孩子。

皇天在上,後土在下,熊傑什麽念頭也沒了,此刻惟一的心願,就是將這花卷送出去。

他面露乞求之色,希望那孩子賞光。那孩子卻恨恨別開頭去,堅拒不接。熊傑也不知該怎麽辦了,他瞧著手裏的花卷,忽然放入自己的嘴裏,自己吃了起來。

算了,你不吃,那我自己吃吧。熊傑這樣想著,他嚼著自己帶來的花卷,發覺滋味居然不壞,他面露微笑,打算再來一口,陡然身子一個脫力,便已面觸塵埃。

炎夏午後,馬蹄聲此起彼落,從山丘上望去,已能見到那面火紅大纛:“荊州三百師”。

正統三年六月,最後的援軍抵達了。這只兵馬名為“三百師”,並非是說荊州養了三百支師旅,而是說這批勇士吃苦耐勞,能夠“負重百斤”、“夜行百裏”,甚且“身經百戰”,故稱“三百師”。他們的主將姓熊,單名一個“俊”字,三年前正統建軍,第一個投效大都督的便是他。

都說“窮文富武”,熊俊出身槍棒世家,生下來就有錢。然自從軍以來,他比誰都清苦。他每月奉餉不過八錢,比客棧跑堂還不如。只是熊俊不曾抱怨,因為他本就不是跑堂夥計,憑他的身手,別說八錢銀子請不動他,便算八十兩、八百兩,他也不會放在眼裏。

如同正統軍的七十二名校尉,熊俊入伍前也有一段轟轟烈烈的故事。他少年時曾經愛上鄰村一位姑娘,誰知她長得太漂亮了,便讓洞庭水盜擄走了。為了救她,熊俊便孤身闖入水寨,單槍匹馬殺死百名盜匪,其後學了武松的模樣,大剌剌地來到衙門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