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浩歌起舞散花台(第2/5頁)

蒙族人民則驚恐地看著國師重劫,希望他能帶來神的指示——只有他有與神明溝通的資格。

重劫看著眾人,他蒼白而妖異的容顏隱沒在白色鬥篷後。萬眾矚目下,他站起身,向天空伸出手臂,承接著奪目的陽光,似乎在傾聽天穹深處傳來的神諭。

四周鴉雀無聲。

而後,他緩緩收回手,交叉於胸前,輕輕吐出兩個字:

“神怒。”

所有的人都惶恐起來,紛紛跪倒在地,將頭深埋入泥土,似乎要祈求神明的寬恕。

日色漸漸鼎盛,若再沒有人登上祭台,跳起祭神之舞,昭告天地,那麽吉時錯過,互市便無法正式開啟,只好等候下一個吉日。

那卻已是一月之後。

吳越王微笑著看著俺達汗,似乎在等待他的裁斷。

俺達汗皺起了眉頭。他霍然起身,朗聲道:“誰來跳這祭神之舞?”

四周一片寂靜,沒有人敢回答。

重劫陰冷的目光宛如山嶽一般,沉沉壓在眾人心頭,讓他們不敢說,不敢看。

盛裝的舞者與鼓手跪伏在祭台前,愧疚得幾乎死去。他們知道,自己的臨陣退縮辜負了兩地的人民,也辜負了大汗的期望,但多年的信仰與虔誠,已化為灼熱的鐐銬,牢牢鎖住他們的心靈,讓他們寧死也不敢幹犯神的怒意。

一陣極輕的腳步聲響起,跪伏的鼓手恍惚地擡起頭,一道水紅色的光芒照了進來,幾乎灼傷了他的眼睛。

他愕然擡頭,就見一個女子站在他面前。

就仿佛一朵五月的蓮花,帶著溫婉,也帶著不可觸犯的聖潔,奇跡般地降臨在遼闊的草原上,給這片蒼茫雄奇的原野,帶來一場溫柔的煙雨。

恍然如夢,卻足以銘記終生。

鼓手不知所措,她卻向他俯下身,清麗的臉上浮起一抹淡淡的微笑。這笑意中滿是安慰與鼓勵,似乎在寬慰他不用自責。

鼓手心中劇震,恍惚中只覺得手中一輕,鼓槌已被她取走。

相思的身影宛如一朵飄落的雲,穿過跪拜的百姓,來到了祭台西面。

她盈盈施禮,纖細的雙手將鼓槌托起,呈獻於俺達汗面前,柔聲道:

“請大汗為我擊鼓。”

俺達汗猶豫了片刻,終於點了點頭,伸手將鼓槌接過。

相思臉上浮起一縷微笑,她一步步退回祭台,從舞者手中接過雉尾,轉身躍上高台。

風起,舞動。

羅衣從風,長袖交橫。

水紅色的衣衫在猩紅的地毯上,徐徐旋開,恰似一朵風中盛開的花。每一個舞姿,都是那麽的曼妙婀娜,卻又是那麽高華清絕,不帶一絲俗艷之氣,仿佛一只九天羽鳳,掠過昆侖深山,停棲於萬丈碧梧之上。

俺達汗注視著她,緩緩從王座上起身。幾個隨從趕緊將那面用於伴奏的牛皮巨鼓擡了過去。

他將身上的甲胄解開,緊緊握住鼓槌,緩緩揮起。

鼓點,在大地上震響,一聲聲,驚動風雷。

每一個跪伏的百姓都禁不住擡起頭,怔怔地看著祭台。那一刻,他們心中的恐懼、仿徨完全消失無蹤,只剩下敬畏與莊嚴。

正午日色燦爛,但那無盡遙遠的天穹,萬裏浩瀚草原,都在這一刻突然褪去了色澤,仿佛退回到了洪荒時代。山脈、河流、大地、滄海……一切籠罩在遠古暗紅色的光芒之下,隨著每一次鼓聲擂動,輕輕震顫。

相思舞姿轉疾,仿佛那停棲在碧梧上的紅色羽鳳,也受到了鼓聲的召喚,展翅驚飛,在這赤紅的天地間縱情翔舞。

舞名《鳳來》。

傳說是為了歌頌伏羲的功業而作。是上古先民由衷地頌贊他們偉大帝王,發明了民生必備之器具,發展了生產,給人們帶來了富足。

俺達汗並不知道這支舞的來歷,只是合著她的節拍,縱情地揮動著鼓槌,相思的舞姿也隨著他的鼓聲的變化而轉換,竟配合得宛如天成。

上千民百姓呆呆地望著他們,禁不住熱淚盈眶。

低低的聲音相互傳遞著,他們吃驚地睜大了眼睛,認識到這抹水紅的影子,就是傳說中荒城的蓮花天女。

那是他們信仰的天女,甘願幹犯神的怒意,踏上猩紅的氈毯,為他們跳起祭神之舞。那一襲水紅的衣衫在草原上飛舞,如羽鳳夭矯。

那是他們尊敬的大汗,脫下象征功業與王權的戰甲,親手拿起鼓槌,為他們擂響蒼古的音符。長發飛揚,汗濕征衣,栗色的肌膚在日光下發出微亮的光澤,如天神偉岸。

那些百姓們再也忍不住,高聲呼喊起來,對蓮花天女的敬仰,對俺達汗的頌贊,對兩國永享和平的祈盼交織成一片,再也分不出彼此。

鼓聲越來越急,催動舞姿夭矯變幻,舞步旋轉,水紅長袖飛旋,漸漸化為一朵合攏之蓮,阻斷了眾人的視線,眾人的驚呼聲、贊嘆聲、掌聲漸漸停止,化為不可置信的驚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