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臥雨幽花無限思(第2/3頁)

宋代之詩,以此詩最是風流蘊藉。天色漸陰,適時地下起了一陣春雨。江南的雨,淅淅瀝瀝,沾不濕人的衣衫,卻沾濕了萬種閑愁。煙雨空濛,華音閣的紅墻綠樹都籠罩在淡淡的迷蒙中,漸漸遠去了。

秋璇斜斜倚著貴妃榻,夭紅的衣衫垂落,琥珀盞握在手中,盡是慵懶的風情。水徑幽深,漸漸出了華音閣,眼前開闊起來。兩岸青山森立,在煙雨中仿佛濃得化不開的墨,正欲臨一巨幅山水,畫舫行走在青山綠水之間,是萬種翠中的一點紅。

江水宛轉,繞山而行,繞出了九曲十八彎。每一曲一彎,都蕩出清新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郭敖淡淡坐著,目光如望遠山,顯得有些落寞。

江山如畫,卻無他立錐之地。

他已被這個世界遺忘。

秋璇忽然擡手,指著遠處道:“傳說此地山中有一種奇特的花,花名‘惜別’,只在雨中盛開,因為花上的雨滴,點點皆是臨別之淚。

“如今我離家在即,你能不能采一朵贈我?”

她的聲音中滿是憂傷,一如山中幽嵐,輕輕縈繞。

郭敖順著她所指看去。那是一朵懸崖上的花,花色緋紅,顏色跟秋璇身上的衣服恰好一致。花長在遠處的青山上,在濃濃煙雨中顯得那麽醒目。

還沒等郭敖回答,秋璇扳轉龍首,向懸崖行去。

郭敖並未阻止。這艘船雖然巨大,但極好操控,龍首向左,船便向左;龍首向右,船便向右;龍首向前,船便行駛;龍首向後,船便停止。

只是那懸崖看去雖然近,真正走起來,卻越繞越遠。畫舫在青山叢中繞來繞去,拐過了不知多少個彎,方才到了懸崖之下。郭敖輕輕躍起,將紅花采下,放到秋璇手中。

秋璇笑盈盈地接過,看了片刻,卻嘆道:“原來傳說中的惜別花,放到手中看時,卻也只不過如此。”

她搖了搖頭,俯身將花放到水中,任它隨水而去。一瞬間,波光返照,映出她紅衫翠鬟,面如芙蓉,仿佛傳說中淩波的仙子。

她瞥了郭敖一眼:“你不著急?”

郭敖淡淡道:“不。該著急的是你。”

秋璇:“我為什麽要著急呢?”

郭敖沉默著,緩緩道:“你不覺得相思姑娘一直沉睡,會有些不正常?”

秋璇臉色變了變。

郭敖:“有種劍法,也被稱為邪劍,雖然沒有飛血劍法那麽有名,但見過的人,無不談虎色變。無論是什麽人,只要被這種劍砍中,全身氣血都會慢慢僵硬,漸漸地不能言,不能動。過了七七四十九天之後,就會變成一具傀儡,再也無藥可救。你知不知道這叫什麽劍法?”

秋璇一字字道:“傀儡劍法。你用傀儡劍法刺了她?”

郭敖:“沒有。我只是說,有這樣一種劍法。”

秋璇盯著他。郭敖的目光淡淡的,神情隱在煙雨中,似乎永遠看不清楚。沒有人知道他心中有什麽打算。

秋璇不再說話,用力板了一下龍首,船向前行去。

郭敖靜默地坐著,似乎無論秋璇做什麽,都跟他一點關系都沒有。

船,劃過了青山,行入更彎曲的水徑中,卻不知道究竟要去向何方。

煙雨更加濃了。

四月的江南,已快進入梅雨季節,雨一下起來,常常就是半個多月。畫舫漸漸駛出了青山曲徑,進入了開闊的江面。水氣蒸騰,更加看不清方向。

夜色漸漸陰沉下來,薄薄的暮氣跟水氣交蒸在一起,畫舫上亮起了一盞紅燈,在風霧中輕輕搖曳,就像是一只昏昏欲睡的眼睛。

秋璇側臥在貴妃榻上,仿佛已經睡去了。郭敖端坐在船頭,像是在想著永遠想不完的心思。三年來,他太習慣於思索了,這使他常常沉浸於自己的世界,而忘了周圍的風物。

夜色漸沉,又漸漸明亮了起來。這艘畫舫,在江面上整整行駛了一夜。黎明的曙光照亮了眼眸時,煙雨卻更加迷茫。雲仿佛沉得就壓在頭頂上。空氣沉悶得幾乎喘不過氣來。江水,也泛著深沉的黑色。

郭敖猛然覺得有些不對。

他回頭,就見秋璇正蜷縮在貴妃榻上,春水般的眸子眯成細細的一線,朝著他微笑。

“歡迎到大海上來。”

煙雨更加濃了。

四月的江南,已快進入梅雨季節,雨一下起來,常常就是半個多月。畫舫漸漸駛出了青山曲徑,進入了開闊的江面。水氣蒸騰,更加看不清方向。

夜色漸漸陰沉下來,薄薄的暮氣跟水氣交蒸在一起,畫舫上亮起了一盞紅燈,在風霧中輕輕搖曳,就像是一只昏昏欲睡的眼睛。

秋璇側臥在貴妃榻上,仿佛已經睡去了。郭敖端坐在船頭,像是在想著永遠想不完的心思。三年來,他太習慣於思索了,這使他常常沉浸於自己的世界,而忘了周圍的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