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晴空偶見浮海蜃(第2/4頁)

這裏的天空中,可以看到永恒。

寂靜,仿佛可以永遠持續下去。千萬年來,沒有半分改變。雲淡淡流瀉,風緩緩吹拂。消失了狂暴力量的海洋,一如慵懶的少女,躺在光與雲編織的花架下,星眸半含。

海面上,有一條路。

一條綠色的路。

藻類似是被連根拔起,寬大的葉子漂浮在海面上,組成了一條層層疊疊的道路。碧色的路面寬幾一丈,筆直地向南方展去。卓王孫淡淡一笑,舉步踏上這條碧藻之路。

海神邀客,他便是遊仙的雅客,又何妨欣然探訪?

宏偉的彩虹自天上垂下,光芒突然一盛。路的盡頭,恍惚間出現了一座極大的海島,繁花富麗,開滿島上,流泉凈水,遍布島間。

島的正中心,是一座巨大的廢棄的古佛像,紫竹如玉,生滿它的周圍。無數人赤身而立,圍繞在古佛的身旁。這些人身形佝僂、纖細,仿佛終年不見陽光,滿身塗抹的海泥使他們看上去更如惡鬼一般。他們站在夕陽之下,漆黑的羽衣隨風紛舞,詭異而蒼涼。

古佛面容悲憫,雙掌合十,只是他的臉與身體,只剩下斜斜的半邊,切口整齊,似是被一劍斬斷。藤蔓羅生,將它的傷口遮蔽。

什麽樣的人,能舞出這驚天一劍?

古佛的另一半面容又會是怎樣?

是一樣的慈柔悲憫,還是將做雷霆之怒?是善?是惡?

卓王孫的目光並未有絲毫停留,只沿著藻路,在一片海市蜃樓中緩步前行。他的姿態從容而閑散,仿佛尋仙五嶽的名士,然而,隨著他每一步踏出,那宏偉而寂靜的海市都似乎被他驚散。

身著鶴氅的人們齊齊仰望著他,面懷悲苦,似乎已感到了滅亡的來臨。

郭敖坐在銅鼓上,胸口起伏。

縱然他已覺悟了秘魔一般的力量,但連續幾日幾夜在海上與風暴相抗,以劍力斬開海浪,他的真氣也已全部耗盡。

唯一讓他覺得安慰的是,他終於保住了銅鼓的平安。經歷了數日風暴的侵襲,銅鼓仍安然無恙,當第一縷陽光照下來的時候,銅鼓靜靜地浮在海波上,夜露始幹。

郭敖僅僅能維持坐著的姿勢,全身幾乎虛脫。看著沉靜搏動著的海面,他感到了人力的渺小。如果風暴再大一些,他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抗得住。

身後傳來一聲輕響,秋璇從銅鼓裏探出頭來:“咦?你還在啊?我以為你走了呢。”

郭敖不答。他幾乎已沒有回答的力氣了。

秋璇打開銅鼓:“你為什麽不進來呢?”

郭敖沉吟了一下,慢慢起身,從銅鼓的缺口中鉆了進去。

他怔了一下。

他以為自己走錯了地方。

一張猩紅的波斯地毯鋪在平整的黃銅地面上,地毯中央,秋璇抱膝而坐,赤著腳,玲瓏的足踝深陷在地毯之中,她臉上的笑容就像是晨光中盛開的海棠。

四只白玉雕成的仙鶴立在銅鼓四角,每一只都銜著一朵靈芝。靈芝放出淡淡的光,映著中央一只橫放的玉案。案上擺著一張瑤琴,一尊酒盞。秋璇坐在玉案前,笑意吟吟地看著他。

這哪裏還是那個四壁都是破洞、堵著惡臭的鯊魚皮、隨時都會沉沒的破銅鼓?這簡直就是神仙洞府!

柔柔的珠光映在郭敖的臉上,令他興起了一陣倦意。

秋璇:“累了吧?其實你大可不必這樣做的,只用跟我一樣坐在這裏就好了。”

她不知動了一下什麽地方,銅鼓忽然傳出了一陣吱呀吱呀的悶響。郭敖赫然發現,這面銅鼓並不是一體鑄就的,而是由很多巨大的銅片嵌在一起,銅片挪開,顯出二尺余深的夾層來,裏邊被分成大大小小的銅盒,也不知儲存了什麽。由於鼓面上本就有很多凹凸的獸紋裝飾,這兩尺余深的夾層便被掩飾得毫無痕跡。

機簧徐徐轉動,他們頭頂上忽然顯出了一個天窗,陽光照了下來。

“你看,根本不用什麽鯊魚皮。”

秋璇又動了一下,天窗消失,整個銅鼓都密閉了起來,靜靜向海下沉了去。無數個小小的窗口現了出來,每個小窗上都嵌了一片鏡子,將海中的情形映了出來。小窗連成一條線,斜過鼓身,就像是一串星光。

秋璇:“你看,它根本就不怕沉到海裏。”

她又按了按,其中的一只仙鶴突然動了起來,銜著一個錦礅,放到郭敖面前。

秋璇微笑邀約道:“請坐。”

郭敖無語。

“這只銅鼓,無懈可擊。根本不用怕風暴。你用內力轟了三天三夜,實在是見識短淺。”

“……”

“看不到吧?其實我在銅鼓裏儲存了很多東西呢。”

“……”

“所以我才任由你將我捉了過來。要不是如此,我怎會離開畫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