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晴空偶見浮海蜃(第3/4頁)

“……”

“你是不是後悔得想打人?”

“……”

不論藻路多遠,都會有終點。

終點是一方巨大的礁石

礁石下果然也藏著一座礁山洞府,似乎比剛才那座還要巨大。卓王孫舞空而落時,洞府裏所有的人都擡起頭來,面無表情地望著他。

那一刻,那些人身上漆黑的鶴氅黯淡無色。

一株巨大的菩提樹攀附著崖壁而生,根深深地紮入了礁山中,枝葉連綿,幾乎將整座洞府都遮蔽住了,只在最中心處露出一片天空。菩提樹葉就像是雲朵一樣,籠罩著這座洞府。水滴不住自洞頂垂落,又被樹葉接住,陰沉沉的,濃翠得仿佛要化掉。

寂靜的佛陀盤膝坐在菩提樹下,破顏微笑。他的目光仍然是如此悲憫,俗世的悲苦令他哀戚嘆息,但他是歡喜的,因為他終於為眾生找到了正覺真如。

佛像擡頭,仰視著星光,卻亦如仰視著從天上翩然落下的卓王孫。

無數身披黑色鶴氅之人,盤膝坐在佛陀四周。他們似乎在等待佛陀妙悟之後,將佛法講述給他們聽。

那一刻,他們將獲得解脫。

但他們卻坐在煉獄之中。

洞府裏,是一片隱秘的咬嚙、爬行之聲。無數指頭大小的螞蟻,在他們身上爬行著,不放過他們每一寸軀體。它們從他們的眼、耳、鼻、口中鉆進去,再從口、鼻、耳、眼中鉆出來。他們全都不言不動,面帶微笑,看著自己的身體,在蟻群的嚙咬下分崩離析。

黑蟻如烏雲、如黑線,在佛像下匯合,結成一個巨大的巢。它們的巢卻是潔白的,就結在佛像足下。

那白色巢穴在風中微微浮動,仔細看去,卻是一襲白色的羽衣。

羽衣下,蒼蒼的白發散開,在蟻巢上空鏤下無數銀線。這個蟻巢,竟然是結在一個人的身體上。他的身體早就被鏤空,成為一個巨大的蟻巢。

老人鶴發童顏,看去就像是一位羽衣飛舉的仙人。他看著卓王孫的時候,枯葉般的嘴角挑起,聚起一個微笑。

卓王孫嘆息。

“佛坐於菩提樹下之時,曰:不成正覺,不起此座。後世因此遂稱此為金剛禪坐。你又何須如此?”

螻蟻滿身,嚙咬潛形。那是何等的痛苦。縱然是苦行求佛,亦不須如此。

羽衣老者緩緩道:“我為贖罪。”

卓王孫:“何罪?”

羽衣老者仰首。天光透過菩提樹垂下來,那是陰郁的綠色。他仙人一樣明凈的面容上因此落滿了陰影:“佛罪。”

卓王孫淡淡道:“佛亦有罪?”

羽衣老者緩緩低頭。他仿佛已和黑蟻一起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整個身體已與蟻巢融為一團。蟻巢是透明的,他體內的器官,仿佛可以透過蟻巢而見。血,在蟻巢中流動著,從他的心出來,再回歸他的心。無數黑蟻在他體內爬行著,咬嚙著他的五臟六腑。他承受著人世間最大的苦楚,但目光卻靜如滄海。

羽衣老者靜靜凝視著卓王孫:“你亦有罪。”

卓王孫嘴角挑起一絲冷笑:“我亦有罪?”

老者緩緩道:“你所追尋的,就是你的罪。”

卓王孫微微沉吟。

他所追尋的?

小鸞麽?

那一刻,卓王孫的眸中掠過一絲怒意,但他隨即淡淡一笑:“那該怎麽辦呢?”

老者肅穆垂首。

“王請記得。”

蟻巢猛然瓦解,潔白的巢跟潔白的羽衣同時震成碎片。老人的身子分崩離析,所有血脈在這一刻破裂,將白色的巢、衣染成猩紅的顏色。刹那之間,他只剩下一具白骨,卻用雙手捧起那顆血淋淋的心,直直指向南方。

圍繞盤坐的大眾亦齊齊跪拜,朗聲念誦:“請王記得。”

他們猛然坐起。

他們的身體早就在歲月的荒涼中被蟻群掏空,支離破碎。這一用力,他們全身血肉猛然瓦解、坍塌成灰燼。只剩下一顆心,婉瑩如美玉,被虔誠地捧在手中。

失去血液供養的心激烈抽搐著,漸漸停止了搏動。

他們指向的,依然是南方。

腥惡的氣味充塞洞底,那些巨大的黑蟻們猶茫然地爬動著,將血液、碎肉運向佛陀之像。佛陀仰頭望著天上的星光,剛覺悟的歡喜化為悲憫。

卓王孫雙指扣在菩提樹上。

菩提樹發出一陣輕微的顫動,巨大的樹身猛然折斷。卓王孫身子飄舞而起,看著劍光在綠影中閃現,將菩提樹斬成數段。

“佛已經滅度,你又何必再生長,繁榮?”

礁山的山體在菩提樹被拔出的瞬間,現出幾個巨大的空洞。那是菩提樹深陷的根所造成的罅隙。海水瞬間倒灌而入,猛烈的雷鳴聲中,令整座洞府頃刻瓦解。

終於,只剩下佛陀仰面,沉入海水深處,看著被重重碧水阻隔的蒼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