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官逼民反(第3/3頁)

楊幺幼年曾受過鐘相大恩,鐘相起兵作亂時,楊幺雖然心不以為然,卻忠心事之,為之立下汗馬功勞。等鐘相兵敗,楊幺領導部分隊伍,轉移到龍陽縣,團聚多支余部,形成較大的勢力,推舉鐘相獨子鐘子義為太子。

建炎四年六月,宋廷任程昌禹為鼎、澧州鎮撫使兼鼎州知州,討伐楊幺。他帶領隨從兵馬,分水陸兩路前往鼎州赴任,水路船隊滿載搜刮來的民脂民膏,陸路隨從在沿途施展淫威,索酒食,逮豬羊,搶雞鴨,激起村民們的公憤。被楊幺率領部眾將整個船隊一網打盡,程昌禹僅以身免。楊幺將所搶到的資財散給周圍百姓,而水寨太子鐘子義一見程昌禹自開封得來的愛妾小心奴,便色授魂與,楊幺苦勸,鐘子義執意奪之為妾。程昌禹惱羞成怒,誓與楊幺為敵。

楊幺軍在鼎州和澧州山區,砍伐了幾萬棵松、杉、樟、楠等木材,打造海鰍、棹櫓等船,很快建立一支水軍。程昌禹的部兵都是北方人,不諳水性,眼看敵方的輕船快艦出沒重湖,恣行攻掠,也無可奈何。楊幺軍占據了鼎州的龍陽和沅江兩縣,設有三十多所水寨離州城,“止三二十裏,遠者不過五六十裏”。

紹興元年正月,程昌禹得到“木匠都料”高宣進獻的車船圖樣,如獲至寶,以為可憑藉車船,置楊幺軍於死地。他求勝心切,立即將兩艘八車船投入戰鬥,攻打夏誠的水寨。結果車船不能在淺水中航行,擱淺於址江,被楊幺軍繳獲,都料匠高宣也當了俘虜。程昌禹懊悔莫及。

楊幺軍繳獲官軍車船以後,也大造車船。總計造了十多艘車樓船,大的可載兵一幹多人。後來更增加到二十九艘。他們在車船上裝配拍竿,長十多宋丈,上置巨石,下設轆轤,遇著官軍的戰船,可用拍竿擊碎。幾百艘輕快的海鰍戰船,如眾星拱月,簇擁和協同大車船作戰。於是兵勢愈大,縱橫洞庭,恣肆湖漢,聲勢壯大。

宋廷又派來王燮為荊南府、潭、鼎、澧、嶽、鄂等州制置使,統一指揮各支人馬,共計五萬幾千兵員,圍剿楊幺叛軍。此人怯懦無謀,愛錢如命,積聚的財寶,“可富數世”。由於他恣意克扣軍俸,“士食半菽”,軍紀格外敗壞,部下“剽掠殺傷,莫知其數”。荊湖百姓對王燮恨之入骨,“願食其肉而不可得”,而洞庭義軍常賑濟百姓,不事掠奪,所以百姓心向之,王燮多次用兵,無不慘敗,而楊幺聲勢更壯。

楊幺所學與龍八一樣,也是丐幫武功,精擅的也是掌法。他生性簡樸,平時不事裝扮,對人親和,在洞庭中極有威望。楊幺掌法沉猛,雜入了洞庭煙波之浩淼,出掌宛如天風海雨,功力更在龍八之上。程昌禹、王燮多次派人暗殺,無不死在楊幺雙掌之下。是以洞庭義軍都以楊幺為首,而楊幺不忘舊恩,堅持拜鐘子義為太子,自己臣事之。

獨孤劍聽到這裏,忍不住插言道:“楊幺為何不報效國家,建功立業呢?”

龍八搖首道:“楊幺早年也任過小吏,上面催逼賦稅,命他殺一儆百,打死幾名抗不繳稅的無賴。他知道那些人根本就不是無賴,只不過窮到了底,無錢繳稅而已,就偷偷將他們放了。哪知朝廷辦了他個重罪,發兵將逃走幾人抓回,要將他們吊死在武陵城內。鐘相見他生相奇特,就拿錢買通官員,將他釋放。他心灰意冷,發誓再不為朝廷效力,避入洞庭湖內,做了個無牽無掛的漁翁。後來鐘相起兵,將他尋了出來。他感念鐘相恩情,誓力效忠。這些年雖名為造反,除了殺過幾名貪官,卻是一點惡事都沒做過,乃是一條肝膽雄烈的錚錚鐵漢。”

獨孤劍想起郢城之時,點頭道:“亂世官匪一家,倒真是由不得他。不過嘯聚江湖,總不是辦法,遲早會被攻破的。現在國家有難,怎不起兵勤王,共抗大難呢?”

龍八道:“楊幺曾言,若是降我,除非嶽帥親臨。宋廷猛將雖多,要破洞庭,也就只有百勝將軍嶽飛一人了。楊幺也曾動過招安的念頭,但一想到招安之後此地百姓重入官府的虎狼之口,楊幺就不禁猶豫。但他於大節上極為堅定,偽齊劉豫幾次派人拉攏,都被他嚴辭斥退。”

幾人談談說說,非止一日,來到了洞庭湖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