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第4/39頁)

李益忙道:“這個不敢當,小侄原是來向國公請求辯誣的,在合謀阻退於老兒時,那些人都很熱衷,把事情引起了頭,他們卻打了退堂鼓,可是小侄把事情辦成了,於老兒果真寫下了辭表,他們又沾然爭居其功……”

國公一笑道:“小人嘴臉本是如此,不去理他們就是了。”

李益嘆道:“小侄是不去理他們,可是小侄得知於老兒暴疾身故後,立刻去訪問高侍郎,他以密件見贈,給小侄交還於氏家人,用以解釋逼死於老兒之嫌……”

國公道:“茲事體大,我把密卷呈聖上禦覽後,還是取回來由你去轉交於家,作成你們這一番人情就是。”

李益道:“不是為了這個,而是家嶽派人通知小侄,要小侄星夜離京以避嫌疑。”

“這又為什麽?你既然手握證據,足以證明於老兒是自咎內衷,為恐事發而憂急致卒,已經不是你的責任了;你又何必要躲開呢?”

“小侄並不要躲,也不必躲,所以得到了通知,立即又去見家嶽說明,但是沒見到家嶽,只見到舍表妹,得知家嶽被那些人拖走了,要小侄離開,也是他們的意思,他們大概是怕背上嫌疑,所以才急急自保……”

國公笑著插嘴道:“活該,本來沒他們的事,是他們自己招惹來的,讓他們去急兩天好了。”

“不!國公有所不知,他們為了求避嫌。就想把責任都推在小侄頭上,因為他們不知道高侍郎握有密卷證據,還以為於老兒是被他們所放的流言氣死的,既然想歸咎於小侄,所采的手段一定更為厲害。”

“你只是新科進士,初放外任,除了握有充份證據,否則根本動不了當朝一部大貝,他們既然不知道高暉手握證據之事,又有什麽辦法能把責任全推在你頭上呢,除非他們也抓住了於老兒一些小毛病,交付給你去對付於老兒,現在於老兒一死,事態嚴重了,他們怕你抖出來……”

“於老兒為人謹慎,魚朝恩把這封密件給了高暉是他想不到的事,此外不會有什麽把柄落在人手中的……”

國公道:“那也不然,工戶度文等部,有些事務是要跟兵部協調的,於老兒是小關節不賣帳,大關節狠開口,攪得他們很不開心,但也無可奈何,只有聽任取求,因此他們手中也可能會有一些制得住於老兒的把柄。”

李益道:“那些把柄如果抖出來,他們自己的幹系更大,於老兒如果把握不住這一點,也不會跟他們開口了,因此他們絕不敢把那些秘密抖出來的。”

“這倒是,那他們如何打算的?”

“工部杜員外元之與戶部度支侍郎尤渾曾經出了個傻主意,小侄認為那簡直是開玩笑而且自砸痛腳,沒有理會,但是據舍表妹聽到他們的私議,可能會以此為口實……”

於是他又說出了他們叫他以黃衫客及賈仙兒為威脅的話,國公笑道:“豈有此理,於老兒豈會為這個而受威脅,他對黃賈等義士一直耿耿於懷,正愁找不到藉口去對付他們,你真要采用這個辦法,倒是正中下懷,恐怕在第二天就會入朝告密了。”

李益道:“據小侄所知於老兒畏死無膽,國公與聖上深知黃賈大姊之為人,不會做這種胡塗事,但於老兒可能會相信的。尤杜二公就是根據這一點,授意小侄不妨一試。”

國公想想道:“你用了沒有?”

李益道:“這麽做即使能嚇住了於老兒,對小侄卻全無好處,尤其是小侄已經居仕放任,自知避嫌,跟江湖豪俠必須疏遠,萬一嚇不倒於老兒,卻為自己招來大禍,小侄怎會做這種胡塗事?”

秦朗道:“君虞,這件事你做得對,因為賈仙兒女俠曾有私函進呈聖上為你關說,聖上雖然很感念他們除奸之功,但是對這件事卻不無介意,因為帝王之尊,受到江湖草民的威脅,總是大損威嚴之事,你之所以不能立蒙拔擢重用,並不完全是於老兒阻梗,這也是原因之一,聖上對你的才華是很激賞,也是為了這種顧忌,才借了於老兒的口擋住了我們的推薦,要觀察你一段時間再說。”

李益心中暗驚,知道這是一個真正的危險,因此連忙道:“世子說的是,上次郭老千歲也曾以此為儆,小弟絕不敢忘,所以對杜尤二公的授意不加采納,而且正因為他們要以此相陷,才來請求國公與世子代為剖示的。”

國公點頭道:“好!十郎!今天我先去見到聖上,把事情始末陳奏明白,你也別說破,讓他們再去胡謅去,這樣也好給他們一個驚告,叫他們碰一鼻子灰去,早朝時刻也快到了,我先進一步,你到吏部衙門去見高暉一下,叫他對密卷事也守住點口,不要張揚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