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妙手解惑(第3/6頁)

沒想到梅玉還留下了證人證物。

他們不敢說知情,只能辯說是奉了本國王旨意前來控告,其他情形一概不知,只有把這些情形回稟國王後,再對大明作一個交代。

事實上也只有如此。因為雙方距離都太遠,相去不下萬裏,想打仗都不可能,當然也談不到誰征服誰的問題。

有邦交,最多允許商船靠個岸,沒交情,最多不做生意,沒有什麽太大的影響。

永樂皇帝自然了解到這一點,再者,這些使者們是走通了兩位禦史的門路,上表彈勁梅玉,他才問一問。

看到梅玉進獻的巨大金額的戰利品,那兩位禦史已經知道不妙了。

他們同樣地了解到皇帝用錢心切的脾氣,梅玉能提供這麽大的一筆財源,哪怕他真的是劫了外國商船,皇帝也不會怪罪的。

更何況梅玉提出了證據,證明只是清剿海盜呢!

還沒等那些使者退出去,兩位禦史已經惶恐萬狀地上階請罪,說他們受了蒙蔽,不明內情,誤提劾章。

皇帝也很絕,聽他們自承該死,立刻就下旨,當廷摘去了冠帶,下在天牢,等候秋決,連大理寺審訊的那一道手續都免了。

這是皇帝萬分震怒的表示,當皇帝作此決定時。就是鐵了心,再也無可改變了,因此,也沒有人敢上去為那兩位禦史求情了。

最難堪的自然是潞王朱槿了,這兩名禦史大人都是他的死黨,東廠查到的案子,都是交給他們去彈勁,他們也擺明了是東廠的打手。

彈劾梅玉,也是東廠的授意,否則他們在京中,如何能知聞外間的事。

可是這次彈劾錯了人,東廠卻不敢為他們出頭了。

這使得東廠那一黨的人很泄氣,他們依附朱槿,無非也是攀緣權勢,求個靠山的。

但是出了事,朱槿卻無力擔待,使他們看出朱槿的軟弱自私之處。

使他們都寒了心。

正當他們想法子要脫離朱槿的圈子之際,京師又傳出了另一件大事,那就是潞王的被執下獄。

潞王是在他的王府中被鄭和帶兵包圍,當堂被抓,下在獄中的,而且也當堂被抄了家,家人全部被扣。

同時潞王所轄的東廠,有三位大档頭和七位二档頭被同時扣押入了獄,再加上三档頭和番子等,大大小小有百余人入獄,使得東廠的人有一大半入了監。

皇帝特下旨令,讓內廷總監鄭和為主審,另外指定了兩位親王,兩位國老為陪審,審判東廠劫盜西南夷都護使梅玉解送呈獻給朝廷巨額黃金的案子。

由於劫盜的數額高達黃金一千萬兩之巨,案子實在太大。

而鄭和已經把一幹有關人犯,全部逮捕在案,黃金也在潞王的別墅中取出,證據確實。

黃金還由揚州總督衙門派了一員副帥護送,在濟南附近被劫,梅玉事前即已聲明這批黃金將進獻朝廷。

動手的是東廠的人員,雖然那幾位主事的大档頭都說是自做主張,沒有得到潞王的指示。

但這番供詞太牽強了,東廠有大半人都參與了。

而且劫走的黃金,又藏在潞王私宅,說他不知情,恐怕連三歲小孩都不會相信!

皇帝自然不是三歲小孩子,何況搜查東廠的辦事處和審訊有關人員後,又查到潞王打擊異己,捏造證據,陷害無辜的許多情節,至少有六名官員,是因為與潞王不和,被他指示手下,興起冤獄而整垮了下去。

那六個人還都在獄中,家產被抄,只有一小部分入了官,大部分被潞王和東廠的人入了私囊。

這使得永樂皇帝更為憤怒了,立時下旨將在獄中的潞王賜藥自盡。

三位大档頭流放邊站服苦役,終身不得赦回,其余大大小小牽連在案者達到兩百多人。

梅玉的官又加品了,由三等公晉封為一等汝國公,榮耀也到了極點。

鄭和又打贏了一仗,在奪權的戰爭中,他再次地把對頭扳倒了下去。

不過,很泄氣的是永樂帝並沒有把密探的大權全部交給他,東廠的系統又另外指派了河間王朱撲來領軍,內廷也另外撥了一名宦官來監軍,那是原司起居注的洪士禮,這兩個人以前跟鄭和沒有什麽過節,但以後為爭權,可想而知的,一定處不好。

鄭和對這件事的反應很平淡,僅一笑付之。

倒是梅玉為他生氣道:“鄭老,皇帝太不夠意思了,他一連派了幾任的人來跟你分庭抗禮,結果都犯事查辦了,這已經夠證明你的忠心和能力了,他為什麽還是不放心把全部的事務交給你呢?”

鄭和一笑道:“國公的關心,咱家十分感激,但皇帝的措施是十分正確的,而且還是咱家建議的。”

梅玉笑嘆了一聲道:“鄭老真是應了一句作法自斃了。”

鄭和也笑道:“咱家是咎由自取,惹麻煩也是活該,國公才叫冤枉呢?像潞王這次對付國公,完全是受到咱家之累,他是因為見到我們走得太近,以為我們是一黨,所以才找機會要打擊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