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 北上無變數

又是蒙蒙細雨,遠處燈火忽明忽滅。

張宣凝負手卓立於甲板之上,任著細雨灑在身上,河水因巨舟的移來,湧拍堤岸,沙沙作響,而水手巧妙的撥動河水,保持巨舟在河心的穩定。

此時,已經是大業十二年八月十一日,而陳長林在身邊恭謹而立。

當年在張宣凝在楊公寶藏中獲得二個面具,一個基本上已經廢了,沒有用了,還有一個卻從沒有戴上,當下就戴上,卻是一個三十余歲人,看起來就是商人,並無特殊。

自張宣凝取下了永嘉郡,陳長林就拜見主公,移子弟二千人,到水師之中,高占道就任水軍大都督,實際上掌握著水師的任免、後勤、家小,而陳長林就任第一水師第一任都督,掌握著實際水師指揮大權。

這時,船隊,早已經穿過了洛陽,離長安已經不滿數十裏。

張宣凝嘆息的說著:“聖上下令開挖修建南北的大運河,將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連接起來。如此浩大的工程,利於千功萬代,別的不說,將南方征自田賦的部分糧食運往長安和洛陽,就是聖上之功了,我們現在才能直上長安。”

“但是聖上開此運河,動用200萬勞夫,運河開成,死者十之四五,近於百萬,也使聖上怨聲四起,起義因此層出不窮。”陳長林說著,他的家族,因為隋吳郡太守沈法興而受到大禍,對朝廷當然沒有好感。

張宣凝望了他一眼,從容一笑,卻沒有再說什麽。

這次前往長安,當然就是一舉把楊公寶藏取出來,此時隋煬帝南遷,興師動眾,人員數以百萬,南北來往船隊不計其數,吸引了天下所有人的眼光,混在其中,區區千人之數,微不足道,根本不吸引人注意,此時不取楊公寶藏,還等什麽時候呢?

五月,奪取永嘉全郡,並且收降苗海潮,耐著心思,等了二個半月,由於這時軍政骨幹多了,因此花費的時間就少了,二個月半來,就整頓好了郡治,又在永嘉郡征八千步兵,一千水師出來。

本來為王者,不應遠離自己的根據地,但是楊公寶藏必須親自去取,而且,這時,自己二郡,可所謂固若金湯,根本不可能有什麽大敵來襲。

這是從戰略上選擇而得的最好結果。

此時,盧明月,大業十年,率起義軍十萬人屯據祝阿而起事,被隋將張須陀之襲擊,僅余三萬,如今又聚眾十萬,寇陳、汝間。

而起義軍王須拔占領高陽郡,朱粲擁眾數十萬,寇荊襄,僭稱楚帝,建元昌達,占有漢南諸郡。

最重要的有二點,第一,李子通自號楚王,建元明政,偏偏就在江都郡,而杜伏威部集結余部,以六合縣為據點,重整旗鼓,六合縣是什麽?六合縣就在江都郡,離隋煬帝的江都宮不滿百裏。

一想到這個,張宣凝就發夢也要笑出來了,好吧,這樣二條虎狼在江都虎視耽耽,你隋煬帝不解決他們,還想幹涉我?真是扯談。

心中也對李子通和杜伏威大加鄙視,江都郡有一十四萬戶是不錯,但是是這樣好吞下的嗎?現在戰略地理錯誤,也就只有拼命和隋軍進行不斷消耗戰了。

這點就決定了二人成不了氣候,消耗幾年,天下大勢就已經演變了,就沒有機會了,如是早早轉戰其它區域,避開隋軍重點地區,以二人才幹,最怕起碼可以割據一方,並且有時間來鞏固和發展,只是現在說什麽都沒有用了,他們根本沒有多少退路可言,只有一門心事攻下江都再圖發展了。

這正是張宣凝所需要的,這甚至不算是陽謀了,而是一種天地人的掌控,就如國手落棋,一下子就決定了自身早期發展的一帆風順。

至於以為有挫折才有成功的人,也許在日常生活中算是歪理,但是在天下之爭中,一錯就萬劫不復,一次挫折就很可能再也沒有辦法翻身,有這種思想的人,都是紙上談兵之輩,一上陣就是死身族滅的下場。

就拿杜伏威來說吧,這個世界的杜伏威已經是四十歲的老頭了,但是在真實歷史上,此時應該是十九歲,真正的少年英雄,遠在李世民之上。

李世民畢竟靠著世家之力,而他區區一個賤民,白手起家,自十六歲就在大業九年九年起兵,大業十年就稱將軍,擊敗隋將宋顥,合並苗海潮、趙破陣等部起義軍,勢力就達到五萬以上,這時才十七歲。

大業十一年,杜伏威才十八歲,占領歷陽郡,兵力已經膨脹到十萬,這時,只要他小心翼翼,奪下江都郡,統一南方不過是三年內的事情,那時,隋煬帝根本來不及去江都,只能留在洛陽。

一旦形成這樣的格局,李淵,甚至瓦崗軍都無法順利崛起,必須和隋軍決死戰才能統一北方,而杜伏威大可從容統一南方,坐看北方大亂,一旦時機成熟,幾方消耗的差不多了,就可北上統一天下,說不定這時連二十四歲都不到——這才是千古一帝,十六歲白手起家,二十四歲統一天下,就憑這個過程,歷史上必稱其武略第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