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章 大戰尾聲(第3/3頁)

至於丁的範圍,男子16歲至50歲為丁。各郡縣編造戶籍。

其次是對貴族官僚受田的規定:

爵位,自親王、郡王、開國公(公)、開國侯(侯)、開國伯(伯)、開國子(子)、開國男(男)、國士。

受世襲田,親王二萬畝,郡王一萬五千畝、公一萬畝、侯八千畝、伯六千畝,子三千畝、男一千五百畝,國士三百畝。

官員,一品到九品,受永業田(私有田),九品得田五十畝,八品得田一百畝,七品得田一百五十畝,六品得田二百畝,五品得田三百畝,四品得田五百畝,三品得田六百畝,二品得田八百畝,一品得田一千畝,而散官受永業田減半——也就是說,一當官,無需貪汙,就可獲得私田(當然,這僅僅是開國期,以後就沒有這樣多好處了)。

和許多人一回去,不分時代,就打土豪分田地不同,楊宣凝覺得現在,應該是大大授田才是,現在大量土地還沒有開發呢?有的是荒地。

官員只要一跑來當官,也有大量的土地分配,這種待遇實是相當好,也吸引和凝聚了許多人投靠,吸引了大量中小地主知識分子的投靠。

由於按丁授田,因此,大量隱藏在民間的隱戶,就會自動跳出來,這對統計和擴大官府的動員和征稅範圍大有好處,更關鍵的是,部曲佃戶不授田,這就壓制了豪強和宗族,以利益來促使他們分家。

“內閣和父親大人,都大大稱善,只是,要達成這個目標,首先要計量土地和人口,因此今年春來是完成不了,也許到明年春耕前,可以完成吧!”李淳風說到這個,立刻眸光發亮。

“恩,授田按照戶籍黃冊,要仔細,官府、土地祭殿、鄉老要配合好,並且實行五戶一組,十戶一隊,百戶一村,五戶一鄉的編制,對縣級下面的人口和土地進行全面整頓,切不可有疏漏。”楊宣凝慎重的說著。

他當然知道,沒有無線電和汽車火車,就決定了類似中國這樣大版圖的統治者,根本不可能直接到鄉村,也許一時間可以有效,隨著版圖的擴大,地方豪強和鄉老,還是會占有各鄉村實際頭目的位置,但是有這編制,許多事情就容易多了。

本來歷史上,宋元都有此編制,也不算特殊,關鍵是加強戰爭機器,擴大稅源,當然,也是為了以後對胡教勢力和江湖勢力的清洗作準備。

更是對北方大亂作準備,北方大亂還有幾年,自有大量流民,這還罷了,問題是南北對峙後,其實北方還有數個勢力彼此大戰,而且就算北方被李閥統一,突厥和李閥的矛盾也會跳上主流。

就算是胡人世家,但是控制了北方,自然就和突厥矛盾尖銳起來,就好比草原上,二個強勢部落自然不可共存一樣。

最後一次鄙視小強的愚蠢,只要控制南方,那李閥自然不得不和突厥大戰,只要好整余暇的等待,不但大量流民湧到南方,而且沒有了南方,單靠北方,又要防備南方的李閥,分兵二處,首尾不顧,也無法徹底解決突厥,二方面自然只有消耗戰一途。

這樣一來,得利的,難道不是南方?等李閥和突厥元氣大傷,自可舉百萬師,一舉南下,統一天下,唯一可慮者,其實只有二點。

第一就是馬匹,宋朝繁榮之極,在近代之前舉世無雙,可是失了馬匹,北方就算變亂頻繁,也沒有資本參與,更加不要說取下了。

第二就是一旦繁榮,如果進入二代三代皇帝,那就完了,必上下文風大盛,武風黯淡,所以,必須在楊宣凝這一世,就完成。

達成這個偉業,單飛馬牧場的馬匹還不足夠,要想學習馬政法,又怕現在根基不穩,勞民傷財,還必須和內閣商量。

就在這時,李淳風卻恭謹上前一禮,才又答著說:“大亂之後易教,好比饑人易食,王上實行此等租庸調制,掌了天下人口和土地要脈,再輕徭薄役,必上下同心,人應如響,霸業可成,臣等先恭喜王上了。”

楊宣凝一呆,指著他,哈哈大笑,心中卻尋思,這下李閥連臉都綠了吧,這可是當時唐朝上下,精英幾番思考,君臣同計後得出的逆天政策,不然唐朝也不會這樣快平定地方,並且恢復和繁榮,現在被自己提前用來,不知道以後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