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章 送於聖上糧(第2/3頁)

在場的人一聽,都是一驚,然後大喜,連一直沒有開口的第一宰相李播也說著:“不知道改造費用可多?”

“尚可,涉及一些船體結構的變化,不過耗費還不算大,工部聯合水師,經過計算,大概耗費五十萬兩白銀,就可改造完成。”

“恩,想想水戰多風時,有時風向不對,雖可望而不可及,有這一批輪動戰船,再配於精銳水師,的確天下水道是任我們橫行,這點錢不算多。”石之軒也開口說著。

諸人對視,都是大笑,楊宣凝笑後,長噓口氣,說著:“此時,我軍已掌天下十之七八的水師,如是盡多改造整編,在十年內,北方絕無可以突破我方水師的艦隊,當年先帝和聖上討伐陳朝,大造水師,也耗費數年不止,何況今日情況?能守得,我方才可從容北上,無論勝負,都可進退不傷根本,這是第一件要事,各位要謹慎作,用心作,不可怠慢了。”

“至於安撫流民,開墾農田,按丁授田,都已作了幾年,已成定制,按照原本法度作,我相信各位卿家不會讓寡人失望。”

楊宣凝也算是白手起家,從當日幾十人走到了現在地位,已有開國開朝太祖之相,這一言出來,眾臣低頭回說:“臣等必用心作事,使王上放心。”

“不必如此惶恐,只是寡人受命於天,要興天下漢人之道統,想千古興衰大業一肩在身,就感如履薄冰,萬千謹慎,不敢絲毫大意,也望卿等與寡人同心,共創大業。”

“臣等謹受命。”這一句話一說,諸臣一起下跪。

“都不必跪,此事議事,不必如此,各位卿家請起,我們再議下面的事。江都落下,而還有二患,那就是李子通和杜伏威二部,至於丹陽郡,已經上表,表示臣服,一應官員,等候處置。”

諸臣起來,對丹陽郡的情況卻不放在心上,丹陽郡兵小力弱,怎麽可能抵禦大軍?根本沒有抵抗意義,又有屠城在前,當下就降了。

劉子翊上前說著:“杜伏威部,二萬大軍盡失,雖退回歷陽,但是所剩兵馬不足萬人,其中精銳不足一千,再無違抗之力,丹陽既下,或戰之,或勸降,都可為之,唯王上一念耳。”

“劉愛卿果是老為將,知得兵,的確如此,不過,杜伏威此人,不可小看,寡人寧願勸降之,已派使者前去,不日應該就有消息了。”楊宣凝基本上,對杜伏威投靠並無疑問,因為此人本來就願意投靠別人,並非一心想爭奪天下,戰到最後的人,而又說著:“只是,李子通這人,早年投靠杜伏威,卻又暗中襲擊,又篡稱楚王,性格刻薄多變,素無忠義,寡人有些不安。”

“王上,這又何難,李子通賊兵雖有三萬,但是還無根基,不足為患,派一大將,領五萬軍,又得水師配合,必可擒拿此獠。”見楊宣凝說這話,諸人頓時知道李子通死定了,當人人如此說著,不復招降之念。

“王上,杜伏威如降,必要立功以示忠誠,王上可遣之攻打李子通,想必此人也是很願意。”石之軒說著。

這言頓時說到了楊宣凝心中,可以說,杜伏威失敗,全因為李子通,二人當真是仇深似海,歷史上,投靠了李唐的杜伏威,也是擊敗李子通,擒拿下送至長安。

因此笑的說:“甚好,寡人就有此意。”

“至於聖上……”說了這四個字,楊宣凝就沉默了,而諸臣也表情奇怪,面面相覷。

江都只留老弱,雖非棄守,畢竟楊廣也想不到裴矩就是石之軒,能夠迅速投得楊宣凝,使之得了完整的江都,連同大批物資。

但是楊廣起兵,輕車從簡,甚是用心良苦,要知道,禁軍士卒家人多在關中,若是只有皇帝拖家帶口,不但行軍緩慢,一定將士離心,結果不外是另一個宇文化及……而現在楊廣帶著十余萬精銳的哀兵,有道是歸師勿遏,如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之勢,一旦能夠回到洛陽,獲得沿途的大糧倉供應,足以維持數年爭戰……敢在重重困境中走出這步九死一生之路,不得不贊:楊廣真是梟雄也!

這位雄才大略,征服陳朝,奪位登基,又開鑿大運河,三征高麗,使南北政治經濟交流更加頻繁,使國家的南北隔閡減少,為華夏做出極大貢獻的楊廣,似乎真的恢復了本色,從挫折中走了出來,讓楊宣凝心中泛起難以說明的味道。

不過,就算楊廣再恢復本色,在南方也無作為,還是這個原因,禁軍士卒家人多在關中,歸心是箭,不可能在南方作戰了。

自己取得了江都,後路截斷,那使隋煬帝等於破釜沉舟,不成功,就只有土崩瓦解的下場,想到這裏,楊宣凝又說著:“不知李密,又有何作為?”

“王上,是不是太過重視李密了?李密雖是蒲山郡公,十柱國世家之一,但是經烈王(楊玄感)之事,所族力量已經大部分折損,跟隨者不過十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