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回 碧霞宮武聖問是非 乾元洞蕓瑞見師尊(第3/5頁)

那個白一子,更是狂傲的不得了,傷了我們不少人哪!您的大護法鬼影神魔高亮基,不就喪命在他的劍下嗎?他找上門來殺人,還能輕易放走嗎?”長發道人臉色一沉,說道:“師弟,咱們倆在這兒說話,還用你的徒弟插嘴嗎?這樣不懂道理之人,也是你的掌門弟子?看來你平時對門人太寬縱了啊。師弟,是你教訓他,還是讓我教訓他?”武聖人氣得拍著桌子叫道:“夏遂良,你好大的膽子,誰讓你在這兒多嘴多舌?還不過去向你二師伯請罪!”夏遂良明白師父是向著他的,趕忙裝出一副笑臉,對著長發道人打了一個躬:“二師伯,怪徒侄一時性急,說話失口,還望你老人家多多擔待。”“算了吧,你不必在我面前演戲了,只要以後少找點事,比什麽都好。”雪竹蓮又問於和:“師弟,你放人還是不放?”“我說過放,當然要放。來人!”夏遂良和昆侖僧一對眼,沒等別人過去,他倆先說話了。昆侖僧道:“老聖人,把這事交給我們倆吧。”“行啊,去把夏侯仁和白一子都帶到這兒。”

夏遂良和昆侖僧接過武聖人的手令,剛要出門,被房書安攔住了:“等等,我有話說,等我說完了,你們再去不遲。”武聖人看著房書安總覺得不順眼,很不耐煩地問道:“你有什麽事?”“老聖人,請問夏侯仁和白一子,現在是死了,還是活著?”“他們倆活的好好的,誰說死了?”“您要放的是死人,還是活人?”“當然是活人了。房書安,你這話是什麽意思?”“老聖人明鑒。我對您是一百二十個贊成,對夏遂良不敢相信,對昆侖僧非常擔心,這個大和尚什麽樣的壞事都幹得出來。讓他去帶人,他到那兒要下了毒手怎麽辦?”於和道:“我的命令,他們敢違抗嗎?這種憂慮太沒必要了。”

房書安道:“老聖人,上次您讓潘秉臣去傳法牒,他們不是照樣不聽嗎?還弄殘了潘秉臣,然後來欺騙您,這可是前車之鑒哪!”昆侖僧叫道:“你血口噴人!潘老劍客是被你們致殘的!”於和一看又要吵起來了,遂擺了擺手道:“別吵了!二師兄,我陪著你到乾元洞去,親手把人交給你,總可以了吧?”“如此甚好。師弟,咱們走吧。”武聖人於和、長發道人雪竹蓮,並肩走出碧霞宮,夏遂良、白蕓瑞等人緊隨其後,直奔乾元洞。

乾元洞修在一個山崖上,離地一丈多高,門前有三尺寬的石台,洞門用雞蛋粗細的鐵條裝成,共有五個小洞,頭一個洞裏關的是夏侯仁。雪竹蓮和白蕓瑞擠到門前一看,見洞裏雖有床鋪、被褥,但夏侯仁身帶鐵鏈,被鎖在裏邊,同犯人沒什麽兩樣。白蕓瑞喊了一聲“師父”,哽咽著便說不出話來。看門的小老道見武聖人親自來了,急忙退在了一邊。夏侯仁雖然被關在山洞,但從表面看,他的氣色還不錯。因為白雲劍客心地較寬,他知道自己被關在這兒,遲早師父會知道的,到那時師父必然會來救他,因此該吃吃,該睡睡,睡不著了就靜坐練內功,所以身體還算不錯。夏侯仁聽到外邊有人走動,睜眼一看,沒想到二師叔和三師叔到了,他那心像油煎一樣,強忍著淚水,急忙跪倒在地:“師叔在上,徒侄夏侯仁,給二師叔、三師叔叩頭!”雪竹蓮見夏侯仁氣色不錯,心裏還比較寬慰,點頭說道:“夏侯仁,你三師叔已經答應放你們走了,我再看一下白一子,咱們一塊兒離開小蓬萊。”“多謝二師叔、三師叔。”

眾人又來到第二號洞口。再看白一子,與夏侯仁大不一樣:眼窩深陷,臉上沒有光彩,才幾天時間,白衣神童變成了瘦老頭兒!因為白一子受傷被押之後,心裏窩著很大火氣,這幾天很少吃飯,身子怎麽不垮呢!他聽到洞外有不少人說話,勉強睜開雙眼,一眼就認出了雪竹蓮,白一子往外一撲,抓住鐵條,少氣無力地喊道:“二師叔,快來救我——”長發道人、白蕓瑞等見小劍魔成了這個樣子,心中都挺不是滋味。雪竹蓮說:“白一子,你不要著急,我就是為你來的。你三師叔已經同意將你釋放,有什麽話咱回去再說。”雪竹蓮問於和道:“師弟,傳話放人吧。”“好,我這就傳話。來人,把鐵門打開!”“且慢。師父且慢開門,弟子有下情回稟。”夏遂良緊走一步來到武聖人面前,“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不肯起來。

夏遂良和昆侖僧、江洪烈隨著武聖人來到乾元洞之後,有意拉在了後頭。別人都去看夏侯仁和白一子,他們便商量開了,這會兒又想好了點子,由金燈劍客出面,向武聖人說明,武聖人並非真正樂意放人,但是師兄把話說到這兒了,他無法駁回,心裏就盼著夏遂良他們出來說話呢。現在一看夏遂良開口了,他又故作不滿,問道:“你還有什麽話說?”“師父明鑒,人放不得呀。當初白一子行兇,您把他扣了起來,到現在一點錯沒認,就把他放了,知道的說您胸懷坦蕩,有容人之量;不知道的必然說是長發道人雪竹蓮,逼著於和把人放了,於和連大氣都不敢出一聲,這種輿論要傳出去,不但對您,主要是對我二師伯的名譽損害不小哇,別人會說他以大壓小、蠻不講理,師父,您不能幹這種有損我二師伯聲譽的事情啊!”雪竹蓮、白蕓瑞等人一聽,氣得七竅生煙,幹瞪眼又沒辦法說。於和微微地點頭。夏遂良見師父點頭,知道已經動心,遂接著說道:“師父,以徒兒之見,既然我師伯提出來了,您也答應了,人還得放,但是應該有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才行,既達到放人的目的,又無損於我師伯和您的聲譽。”“計將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