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背後其人(第5/6頁)

但這念頭閃爍即滅,他的心腸復又剛硬起來:“可笑,朕想這些幹嗎?當務之急,應是好好炮制這個老三。哼,老三多謀寡斷,不足為懼,那和尚倒是一個硬茬。只不過朕失了權柄,需要萬分小心,所謂前門驅狼,後門進虎,我跟老三交手,不能讓別人占了便宜,老四……哼,他也未必靠得住……”

朱元璋心念如飛,興奮之情直逼當年鄱陽湖大戰,非但忘了病痛,更似青春迸發,反復推演時局變化,想到緊要之處,激動得渾身發抖。

其他二人望著老皇帝,見他神氣古怪,朱微忍不住問道:“爹,你沒事麽?”朱元璋一驚,擡頭道:“什麽?”朱微看了看四周,問道:“這兒是什麽地方?”

“這兒麽?”朱元璋沉默一下,“這裏是朕避難的地方!”

“避難?”朱微越發驚訝,“父皇,不,爹,莫非你神機妙算,早已料到今日?”

“傻孩子!”朱元璋搖頭苦笑,“朕要神機妙算,怎會落到如此地步?不過世事難料,多一條退路總是好的。”

朱微道:“那一條暗道是建城時修的麽?”朱元璋點頭。

樂之揚忍耐不住,沖口而出:“修暗道的工匠呢?”朱元璋冷冷看他一眼,反問:“你說呢?”

樂之揚心底涼透,雖然早已猜到,仍是氣憤難忍。朱元璋察言觀色,徐徐說道:“一國一家,總有些說不出的肮臟事兒。你生在太平之世,少見殺戮,不知人間險惡。權位之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但憑仁義慈悲,成不了多大氣候。”

樂之揚揚聲道:“那你為何要選太孫?”

朱元璋臉色陡變,重重一拍桌案,盯著樂之揚眼露兇光。樂之揚定眼與他對視,毫無退縮之意,朱元璋見他如此,更加惱怒。

朱微看看父親,又看看樂之揚,心中焦急,正想如何勸說,忽見朱元璋收斂目光,看向窗外,口中慢悠悠說道:“你說得不錯,允炆心慈手軟,以此治國,必定大吃苦頭,好在有朕,那些肮臟齷蹉的事兒,朕一股腦兒做完,那麽他也就不用做了。”

樂之揚道:“所以你殺光挖地道的工匠,把這三人變得又濃又瞎又啞?”

“小孩子見識。”朱元璋嘿了一聲,“朕起兵以來,殺的人數也數不清,你要幫他們算賬,哼,十年八年也算不完。”

樂之揚心中不服,還要爭辯,朱微拉了拉他的衣袖,輕聲說:“爹,道靈年輕,你別跟他一般見識。”

朱元璋看她一眼,垂下目光,意似沉思,朱微猜到他的心思,又說:“爹爹,太孫吉人自有天相,或許不會有事。”

樂之揚恍然醒悟,才知道朱元璋擔心朱允炆的生死,自己提到“太孫”二字,觸到了他的痛處。樂之揚以虛假身份在東宮為臣,並未將這差使當真,不過朱允炆秉性仁慈,常為減輕刑罰違抗聖意,因他之故,多所存活。樂之揚嘴上不說,暗暗也有些佩服,當下收起氣惱,誠懇道:“陛下放心,你若在宮裏,太孫性命堪憂,你在此間,太孫便有泰山之穩。”

“說的好。”朱元璋盯著樂之揚,眼神微妙莫測,“只要老三不把朕攥在手裏,他就沒有必勝的把握,為留後路,就得用上人質,哼,他知道太孫在朕心頭的分量,用他來脅迫朕,那是再好不過了。”

朱微又驚又喜,說道:“這麽說,太孫當真不會有事?”

“那也未必。”朱元璋微微冷笑,“真要有事,也沒法子,而今好比下棋,老三的棋子落下了,下一著該朕應子了。”

他毫不沮喪,反倒有些高興,樂之揚看在眼裏,深感迷惑,心想遭遇如此變故,換了自己,縱不急死,也得氣死,老皇帝的氣勢不減反增,當真不可理喻。

忽聽朱微又說:“爹,你放心,三……晉王一定不能得逞,你是真命天子,自有百神呵護,如不然,那時怎麽會生出霧氣?我在宮裏這麽久,那麽濃的霧還是第一次見到!”

“霧氣?”朱元璋怒哼一聲,似有不快,“什麽神不神、鬼不鬼的,以後不要再提了。”

他無故發怒,其他二人均感莫名其妙,朱微轉動念頭,心頭豁亮,沖口而出:“啊,我明白了,莫非是落羽生……”轉頭看向樂之揚,後者也是微微點頭。

朱微的心子怦怦直跳,落羽生有造化迷霧之能,太和殿上已有顯露,那一陣濃霧突如其來,若非鬼怪神通,恐怕就是此人所為,不,興許他本就不是人類,而是狐仙神怪。

小公主浮想聯翩,不覺癡了呆了,過了片刻,但覺室內沉寂,轉眼看去,朱元璋舉頭望天,雙眉緊皺,似有難題思索不透,樂之揚本也低頭想著什麽,覺出朱微目光,擡起頭來,兩人四目相接,心中均是一陣酥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