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卷 第 九 章 神秘之族(第3/4頁)

天儒搖了搖手,道:“知徒莫若師,為師決定今日就將師門中事告之於你。”

牧野棲肅然而立,靜靜聆聽。

天儒以一種悠遠得如同來自天邊的聲音緩緩地道:“追根溯源,我們的師門是源於數千年前……”

饒是牧野棲已做好了心理準備,聽得這句話,仍是不由‘啊“地一聲輕呼,很是愕然。

他忍不住說了一句廢話:“數千年前離現在豈不是很遠?”

天儒點頭道:“不錯,那還是在黃帝大戰蚩尤之時!”

牧野棲好不容易才忍住沒有再次驚呼出聲,天儒緩緩道來,向牧野棲道出了一個古老的近乎傳說的故事。

也許,以“故事”謂之,並不準確,因為,它是真實地存在著。

遠古時期,有上古五帝:黃帝、炎帝、太昊、少昊、顓項。

其中太昊、少昊均為東夷部族的領袖,顓項為黃帝軒轅氏之孫。

炎黃部族,則發源於渭水,而逐漸擴展至中原,炎黃二帝,便為華夏萬民之祖。

有聖神,便有魔。

東夷部族有黎族,興起於翼南,其君蚩尤生性好戰嗜殺,殘暴如魔,欲與黃帝一爭天下。

其時黎族勢力頗盛,而蚩尤擅鑄兵器,精通兵戰,初戰之時,黃帝曾九戰而九敗,蚩尤亦因擅戰而被後人奉為東方八神之三,曰為兵主!

但黃帝性情仁厚,乃人心所向,蚩尤之魔心終使其部族成為不義之師,此消彼長,黃帝與蚩尤漸漸互有攻守,互有勝負。

蚩尤暗中遊說太昊、少昊二族,與其結盟,與黃帝約戰涿鹿!

蚩尤以為必是勝券在握,於是留下後著,未讓他最倚重的四大戰將屠城、虹霓,陰霧、風角參與涿鹿之戰,而是令四人在自己戰勝黃帝之後,立即攻襲少昊、太昊二族,以免與他

們共享天下。

沒想到因為缺少此四員戰將而致使蚩尤大敗,在黃帝之師的沖擊下,蚩尤部族的部分被殺被俘,另一部分則在四戰將的率領下,隱匿暗處,以圖東山再起。

而黃帝亦察覺蚩尤四戰將莫名失蹤,他心知此四人一日不除,天下就一日不得安寧。

黃帝遂命他最為倚重的四士聖儒、孫戰、墨顯、祖玄以及四士之子孫,都需時刻提防蚩尤一族及其後裔,不可讓他們趁勢作亂,奪得天下,陷蒼生於水深火熱之中……

說到這兒,天儒的眼中掠過一絲極為復雜的神情一一這其中,甚至包含了痛苦與無奈。

牧野棲捕捉到了,他的心中莫名一動。

天儒輕籲一聲,道:“本門師祖,就是黃帝四士之一的聖儒,自聖儒師祖算起,你已是儒門第六十六代弟子了。”

牧野棲目瞪口呆!

他的異常神情早在天儒的預料之中,當年,他對第一名弟子——即牧野棲的師兄提及師門來歷時,那一名弟子的神情比牧野棲更為驚愕。

天儒自顧繼續道:“先聖孔子乃我儒門第三十六代弟子,在世人眼中,他是一個追求仁義道德的儒聖,周遊列國,可謂是我儒門最有聲望的弟子了,但世人卻不知他周遊列國的真

正目的。在孔子五十五歲到六十八歲的十三年間,他曾到過衛、匡、蒲、曹、宋、鄭、陳、

擎、晉、楚。在花甲之年,他還如此不辭辛勞地奔走,是因為我們儒門每一代弟子都肩負著

一個共同的使命,那就是輔佐明君,抑制兇殘無道者。也正因為孔子是儒門弟子,身負武學,

周遊列國雖是戰亂不息之時,但他卻能安然歸回,世人雖對此略有所察,但歷代君主都不願

他的臣民擅武,所以對孔於身懷武學這一節隱去不提,只將他的‘仁義’之學傳布於天下!”

“孔子之後數百年,又一儒門弟子顯赫一時,他就是西漢武帝時的儒生董仲舒,他推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說,促使儒家地位空前高漲,其實,他的這種做法已有悖於我

師門始祖聖儒的宗旨,因為如此一來,引起他人對我儒門中人的嫉恨,給蚩尤一族後人可乘

之機!”

“但無論孔子還是董仲舒,他們都做到了極為重要的一點——不在江湖中拋頭露面,顯露武功!這也是儒門弟子最為重要的一條戒律!”

牧野棲張了張口,欲言又止。

天儒接著道:“你是想問如此一來,儒門又如何能匡扶正義,是也不是?”

牧野棲點了點頭,天儒道:“師門之所以設下此戒律,是為了不過早暴露師門的力量,以求一旦蚩尤一族後人作亂時,能起到突襲之效!所以,在對付蚩尤一族時,無疑可以顯露

武學,而風宮即為蚩尤旗下戰將屠城的後代!”

牧野棲心中暗自驚訝,不明白師父對此隱密之事,怎會知曉得如此清楚,師父是師門傳人,了解師門中事在情理之中,但作為師門大敵的風宮,他們又怎會讓師父知道其底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