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東島之王(第6/11頁)

谷縝笑道:“東島神通,還不容易?”左腳獨立,右掌翻出,輕飄飄一掌送出。東島弟子紛紛叫道:“哎呀,伏龍掌法!”

“伏龍掌法”是東島入門時必學的功夫,島上三歲小孩也會幾招。谷縝幼年時也被谷神通強逼著學過,因是童子功,許多武功大多遺忘,唯獨這一套掌法他還記得,故而狄希一說,隨手使了出來。

狄希氣得七竅生煙,心想:“我叫‘九變龍王’,你使‘伏龍掌法’,好啊,看誰伏得了誰?”正想奮起反擊,忽覺掌風有異,他的心頭一動,有如繩索牽扯,身子如飛後退。

“伏龍掌法”作為入門功夫,本為強身健體之用,攻敵傷人頗有不足。谷縝使出這路掌法,東島弟子都覺形同兒戲,誰知他輕輕一掌,逼得“九變龍王”倒退如飛,只叫眾人大為意外。原來,“伏龍掌法”本身平平無奇,駕馭掌法的卻是“周流六虛功”,用這一門內功使出天下任何招式,無不所向披靡,一揮一送,均有莫大威力。

谷縝掌隨身轉,按照先後次序,將“伏龍掌法”一招招打了出來,出掌瀟灑飄逸,叫人看得舒服。東島弟子紛紛思量,但覺自身使來,決無這麽從容瀟灑。同一路掌法,谷縝使來,攻中帶守,圓融自在,宛如百丈堅城,全無一絲破綻。狄希不但沒有占到便宜,反倒真的被這一路掌法伏住,仿佛洪水在前,只是一味逃竄。

“這是‘諧之道’呢!”仙太奴幽幽出聲,西城眾人均是一凜,流露古出怪神氣。陸漸忍不住問道:“仙前輩,‘諧之道’是什麽?”仙太奴苦笑道:“你來的時候,沒看見‘有不諧者吾擊之’七個字嗎?那是當年西昆侖祖師的心法,以圓滿擊惰歸,以我之諧擊敵之不諧,因敵制宜,無往不勝。這谷縝使的‘伏龍掌法’,用的卻是‘諧之道’的心法,形似而神非,有了‘諧之道’,天下任何招式到他手裏,無不化腐朽為神奇。更別說,他的內功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唉,看起來,谷神雖死,東島不亡!”

仙太奴聲音不大,最後八字卻如平地驚雷,東島弟子心中,均是升起無邊豪情,許多人齊聲高呼:“谷神雖死,東島不亡!”勢如一陣長風,掠過林梢礁石,在大海之上久久回蕩。

狄希聽見呼聲,心頭更亂。谷縝手揮目送,神完氣足,從內而外找不出一絲破綻,他連兜了十來個圈子,卻發不出一招半式。這情形平生未有,狄希驚怒之余,更覺無比屈辱,忽地把心一橫,不管不顧地揮出長袖。谷縝招式不變,掌勢略略一轉,橫著掃中劍袖。狄希手臂一熱,身子向前躥出,幾乎被那股掌力帶得摔了出去。

他慌忙收袖,不及退讓,谷縝左掌在後,右掌平平推出。狄希舉袖一攔,不料谷縝掌勢轉快,只一晃,繞過劍袖,拍到他的胸前。狄希見識雖廣,也不知這一掌如何擊來,匆忙間袖裏夾掌,橫在胸前。“篤”的一聲,二人對了一掌,狄希功力略勝,谷縝後退兩步,狄希卻覺數道怪勁透掌而入,酸痛澀麻不一而足,經脈五臟之中,隱隱出現了幾分滯澀。

天下內功,除了黑天劫力,無一能出“周流八勁”的樊籬。狄希的內功近似風勁,谷縝運轉八勁,化解了狄希的掌力,縱身上前,刷刷刷連出五掌,逼得狄希東倒西歪。

狄希心知如此下去,有敗無勝,一咬牙,避開兩掌,抖出劍袖,雙袖曲折無方,左袖封住谷縝的掌力,右袖“哧”的一聲,掠過谷縝頭頂,帶起數莖黑發。

他明明已露敗象,突然扭轉頹勢,眾人無不詫異,施妙妙忽見谷縝遇險,心子砰砰亂跳,雙拳不由握緊。只見狄希的身法越變越快,雙袖水逝雲飛,曲折縱橫,竟是一路極高明的劍法。施妙妙與他相識多年,也是從未見他使過。一時間,谷縝連遇險招,突然血光迸現,左臂吃了一記,皮破血流,染紅衣袖。施妙妙不由輕叫出聲,要知道谷縝身懷山、澤二勁,刀槍不入,忽被劍袖攻破,若不是氣機運轉不靈,那麽一定是劍袖上內勁奇特,破了他的護體神通。

西城眾人也很驚奇,溫黛喃喃道:“這是什麽劍法……”話音未落,谷縝又挨了一袖,腰間鮮血淋漓,身形略微踉蹌,他身法轉快,有如流光魅影,在劍袖中時隱時現。狄希連連得手,揚眉吐氣,縱聲長嘯,嘯聲中,一股劍氣奔騰而出,沖得眾人連連後退,長袖舒卷開合,勢如汪洋大海,一眨眼的工夫,就將谷縝完全吞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