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6/12頁)

雲散花道:“難道他真是侵屍,便會如此麽?”

孫玉麟道:“也許是我當時堅信他是假的,是以心雄氣壯,毫不畏懼,這才是迫走那但屍的主要原因……”

雲散花道:“若是如此,那許公強夫婦如何又能安然居住呢?”

孫玉麟道:“許氏夫婦是否長居堡中,尚難證實。而據我所知,江湖上的確有些旁門左道的玩意兒,說不定許氏夫婦懂得,則能與僵屍相安無事,亦不足為奇了。”

雲散花道:“在本澄清是否真有鬼怪以前,我是決計不敢再入此堡的了,只不知剛才你何以有意留下那無影杖邑大娘的性命?”

孫玉麟道:“剛才在黑暗之中,如若迫急了她,施展也戳魂砂,咱們難免吃虧。如果是在白天,在下定必以胸前的五口飛刀,與她一拼!”

雲散花忖道:“他這番答話,冠冕堂皇得很。但只怕非是真心之言,待我詐他一詐,便知分曉了……”

當下放低聲音,道:“我卻認為留下邑大娘的性命,還可以遏阻一些有意探堡之人。”

孫玉麟微微一笑,道:“姑娘說得雖是不錯,但愚意卻以為這天罡堡中,不會找得到那丹鳳針。”

雲散花馬上又被他的話吸弓叮注意力,問道:“孫大俠又何以見得呢?”

孫玉麟道:“人人都認為丹鳳針必定落在天罡堡中,故而數十年來,責無消息。然而在下請問一聲,假如丹鳳針是在天罡堡

中,昔年怎會發生如此慘事,使得這天罡堡頓時變成了一座鬼堡呢?”

雲散花道:“孫大俠這一問,雖然可以有不少假設之言可答,但都不外是猜測之詞,無需多費後吉。”

孫玉麟道:“姑娘也該出去了,在下人堡之事,暫時不願外泄,所以不能奉陪了。”

雲散花本想把那棵女以及可以出人墻壁的男子之事告訴他,但回心一想,這些事以後再說不遲。

最重要的還是先去瞧瞧艷女冠黃華出來了沒有,再作計較,當下向他道謝辭別,轉身行動。

到了山徑盡頭,但見一夥人靜靜佇立,一看見雲散花下來,那兩個做公證人的胡公幹和淩九重,都急急迎了上來。

胡公幹洪聲道:“怎的去了這麽久?敢是發生事故了?”

淩九重道:“兄弟數次想入堡探著,但大家都不贊成,幸而姑娘無恙歸來……

雲散花轉身四望:“她還沒有回來麽?”

淩九重道:“那個道姑麽?沒有,她還未出來。”

雲散花心想:“那個課女一定是艷女冠黃華了。”但她可不敢說出來,只把自己入堡後遇到侵屍之事,詳細說出。不過她的敘述仍有不確之處,那是因為她隱藏起孫玉麟相救的這一段。眾人聽了這個故事,無不駭然相顧,心生畏懼。

鬼堡之名,經此一夜,不久就更為轟動江湖。

但正因如此,各門派的高手,方會醞釀大規模的聯合行動。

到此舉成熟之時,已是三天之後。

在山谷內昏睡不動的余小雙,競然能靠那趙老人的松子酒,維持著生命。但此等情況,當然非是長久之計。

這一天黃昏之列,五六十個人聚在山坡下一片平坦草地上。

很顯明的,這數十人中,大致上可以分作兩部分。

一部是年紀都在四旬以上,直至須發蒼蒼的老者為止。這一部分的人,皆是各家派或江湖道上,早已成名的老一輩高手。

另一部分則大多是二三十歲的青年入,亦是有男有女。盡管這批為數超過三十名的青年好手中,有不少是前一部分老輩高手的門人弟子,但他們卻大多數聚集在一起,並沒有隨持師門尊長的身後。

在這群人前面,有一塊文許方圓的巖石,此時一位老道人躍愛石上。

但見這位老道人白發露眉,容貌清奇,雙目光芒閃動,精神極大。背上負著一把松紋古劍,手中還拿著一支拂塵。

眾人低議之聲完全消失,一片靜寂。

那老道人徐徐道:“貧道李天祥,出身武當。奉諸位之命,上來說話。”

他的聲音不高不低,知甚是清越震耳,顯然內功湛深之極。

所有的人皆不作聲,等他說下去。

李天祥老道人拂塵輕擺,又道:“這天罡堡數十年來的種種傳說,貧道不必細表。今晚大家同意探堡,有~點希望大家注意,就是此行目的既是一致,便變成了休戚相關,同舟共濟的情勢,諸位客或在私人間有過意見或不快之事。但際此非常時期,務須捐棄成見,同心協力,以便揭開此堡是否真有鬼魅之謎?兼且會力撲殺許公強夫婦。”

眾人都默默舉手,表示贊成。

李天祥一看無人異議,當下便又道:“咱們須用之物,剛剛才運到,那是每個人發給兩粒訊號彈,另外有二十益制孔明燈,襲著那水銀鏡反射出全部光線,可以探照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