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第5/12頁)

他劈中敵袖之際,對方的拳力,恰恰從他身側擦過,完全落空。話雖如此,但如是換了武功稍弱之人,仍然會承受不住這一記拳力所引起的強風而倒退或跌倒,當然以徐少龍的造詣,這陣強風只把他的衣服卷括得拂拂有聲而已。

無欲禪師這一拳,不但有排山倒海之勢,同時拳路含蘊奧妙變化,正是拳經中所謂“威猛而不流於剛拙,靈變而不礙乎勇健”,這正是少林神拳能夠獨步天下的高妙之處。

可是徐少龍卻只輕描淡寫地跨了一步,換個方位,就使得對方這精深淩厲的一擊,全部落空。

無欲禪師既是少林有數高手,也不禁心膽皆裂,駭然汗下。當此之時,他的鬥志已完全崩潰,刷地躍出數尺。

不過當他回轉身軀,面向敵人之時,可就發覺兩下之間,距離與剛才完全一樣,可知這個敵人,曾經如影隨形地跟著他移動了數尺。

無欲禪師極力使自己看起來一如平時,心中的震驚並沒有形之於色,他沉聲問道:

“大尊者可是來自嵩山?”

原來他震駭得魂飛膽裂的,卻是認為徐少龍是來自嵩山少林寺的某一位長老。在他判斷中,錯非是本寺長老,誰能如此輕而易舉地拆解這一記“神拳”?

徐少龍冷冷道:“本座非是來自嵩山,但是……”

徐少龍沒有馬上說下去,這句話留下一個尾巴,且是最重要的,教無欲禪師如何能不既癢且急?

但徐少龍的目光卻向大廳望去,恰好看見那海陵幫幫主鞏貴,隱退於廳內的屏風後面,身形消失。

他皺皺眉頭,心想清涼上人何故不現身?若容鞏貴出了廳子,方始出手,就不免要多費工夫了。

要知若是清涼上人及時現身,在大廳內對付鞏貴,則一來有限制地形,鞏貴的逃路,總不外那麽幾處,易於防範,二來敵方的援兵,不易施展威力,三來可與徐少龍這一邊,互相呼應,有這三點原因。清涼上人自應人廳出手,以便把失誤的可能,減到最低限度。

當然以清涼上人的聲望地位,他的行動自己是有資格可以負責,說不定他為了某種理虬認為在外面較妥,但在事實尚未揭曉以前,徐少龍還是暫時認為清涼上人已經失策了。

無欲禪師沒有回頭去瞧,說道:“鞏幫主走了,是也不是?”

徐少龍嗯了一聲,道:“他跑不了,你放心。”

無欲禪師師苦笑一下,道:

“貧僧本當擒下鞏幫主獻與上座,但當時一想,落得今日這等地步,並不是鞏貴之罪,實是貧僧持戒不堅而沉溺欲海所致,與他無關,是以貧僧以待罪之身,不便參與。這話只不知上座信是不信?”

徐少龍爽快地道:

“信不信是另外一回事,現在的情勢是你仍然負隅頑抗,違抗命令!”

無欲禪師突然振起余勇,豹眼中射出奕奕神光,厲聲道:

“上座再接貧憎一拳瞧瞧!”

活聲甫歇,腳踏中宮,直攻洪門,左拳一提一搗,如山拳力,呼喝沖去。

這一拳已是他平生功力之所聚,殆無疑義。徐少龍不用動念,便知如若不硬拼一記,絕難使對方心服。反過來說,若是這一招拼下來,對方輸了的話,則必可迅即結束這件公案。

他也運足了全身功力,揮掌劈去。

雙方拳掌如閃電般碰在一起,發出“砰”的一聲大響,只見徐少龍上半身向後傾斜欲倒,但他迅即換一口真氣,馬上挺起來,恢復了直立的姿勢。

他們拼的這一掌,貨真價實,雙方都絕無取巧,是以功力的強弱,這一分出,誰也不能不心服口服。

先欲禪師好不容易才站穩了,擡目一瞧,那大尊者站得穩如山嶽,一股強大氣勢,迫面罩撲而至,他頓時一片心灰意懶,長嘆一聲,舉掌當胸合什作禮,同時閉上雙眼,不發一言。

徐少龍倒是很了解對方的意思,知道他乃是表示服膺了自己的武力,決計放棄了任何掙紮。此外,他閉上雙眼,另有用意,乃是暗示說希望立斃當場,不願被生擒返寺,受那審訊之辱。

當然只是一個懇求而已,假如徐少龍堅持擒他回少林寺受審,他亦無意抵抗。

徐少龍大步迫近,他乃是“五老會議”選出的不世奇才,領袖無數高手,進行“屠龍計劃”,故此不問可卻他不獨是武功才智,俱都超絕,同時極為重要的“決斷”,亦比別人高明。

在他這一刹那間,便已作出殺死無欲禪師的決定,因為不論無欲禪師的過鍺有多麽大,但他這等磊落坦然受死的態度,仍然不失為名門大派熏陶出來的高手。所以這刻成全他,實在即是使少林派減去無窮羞辱。

他舉起鐵掌,蓄集功力,正待發出之時,這位少林高手,恰好睜開雙眼,向發出叫聲之處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