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第5/13頁)

徐少龍決定暫時撇開這個問題,淡淡道:“既然行不通,咱們再想別的法子。”。

他們剛剛談到這裏,一個仆婦來稟報,書坊派來了夥計,送了不少書籍來。

連曉君訝道:“這麽晚了,還送書來?”

徐少龍道:

“除了大部份是新近刊刻的典籍之外,相信有些書坊主人特地為我搜購的珍本。我原來打算送給黃雲文,算是我們從家裏帶出來的,這樣他們才會更加相信咱們是書香世家。現在大概用不著了,不過你可將此意透露給余姣姣得知,免得她疑神疑鬼,亂打報告。”

連曉君點點頭,道:

“好的最近我一直很注意她,倒是沒有發現她有什麽可疑之處。”

徐少龍很快就走到書房,但見桌上已堆放了不少書籍;而送書前來的,正是這南京地面,負責“販賣部”的頭子黑蠍閻炎。

由於連曉君隨即跟了進來,因此閻炎暫時不能向徐少龍說什麽話。

連曉君拿起書坊開列的單子一看,喲了一聲,道:“你買這麽多?”

黑蠍閻炎馬上用生意人的口吻道:

“敝坊費了很多事,才搜羅到幾部難得的宋版藏本,敝東主說過,這可不是因為楊相公肯出大價錢,而是見楊相公博學好古,一定懂得愛惜珍本的人,所以才用心替楊相公搜羅……”

連曉君道:

“原來如此,讓我瞧瞧有些什麽……這一部十二卷是時人所著的新本……”

閻炎依照單上開列的書名查看,道:“這是張樊著的東西洋考……”

他顯然不知道張樊是什麽人,亦不明白“東西洋考”一書中,談的什麽問題,故此話聲就此打住。

徐少龍聳聳肩,道:

“本朝已與諸著海國通市甚久,這一部大概是遍考諸海國以及海路各線等事,我想一定有點用處。”

連曉君從打開的箱子中,拿起一本,道:“啊!這是西湖繁勝錄,還是宋版本呢!”

徐少龍問道:“你以前讀過麽?”

連曉君道:

“我讀過,西湖是我最向往的地方,此卷備載南宋時西湖的繁華風流,勝慨逸事,令人有不勝神往之感。”

徐少龍轉眼向閻炎道:

“這一部很好……”

連曉君瞧著箱中另一套書,道:這十五卷四聲篇海乃是通行本,便不怎麽好了。”

閻炎道:“可是此書很多人買呢!”

連曉君道:“那是另一回事,這是什麽,守城錄四卷……”

徐少龍道:

“這一套屬於兵家之書,是宋代靖康時,陳規以區區一個縣令,當金兵南下時,荊湖諸郡,劇盜蠢起。陳規連敗巨寇,後來又與劉鑄一同抵禦金兵,大有功績。此書是陳規在清安禦寇的事績,同時備載城廓樓櫓等制度,以及攻城備禦的方法。這些是陳規著的,其中一卷是湯壽著的的建炎德安守禦錄,詳述陳規守德安時守城遺事。大體上說,此書可以稱得上很有價值。”

連曉君驚訝的望他一眼,雖然沒說什麽,但顯然已表示對於他的淵博,感到十分奇怪。

黑蠍閻炎向連曉君奉承地道:

“姑娘談論這些書籍時,頭頭是道,可知必是當今的女才子,只不知和黃大人的千金相比起來怎樣,但小的想,姑娘恐怕還要勝過她。”

這話使徐連二人都大感驚奇,徐少龍首先問道:“哪一位黃大人?”

閻炎道:“就是總督大人。”

徐少龍訝道:“我沒有聽說還有一位千金啊!”

閻炎道:“對了,外面的人都不知道……”

徐少龍感到難以置信地問道:“然則你如何得知的?”

閻炎微笑道:“是黃公子無意中透露的。”

徐少龍道:“他是個很繽密小心的人,怎會把家中之事,輕易向外人透露?”

徐少龍追問的話,還含有兩點意思,只不過沒有說出口罷了。

第一點是在他說到“家中之事”時,聲音特別重些,以示強調。暗示此事外間全然不知,甚至在黃翰怕的一些同官友好之中,亦保守秘密。所以此是黃家的“秘事”,而不僅僅是普通的家中之事。

第二點是,憑他閻炎在南京公開的身份,不過是一間書肆的掌櫃,黃雲文公子與他交往不深,怎會將“秘密”透露與他得知?

閻炎答道:

“黃公子時時到小店來搜購書籍,是以與小人甚是相熟,有一次他恰是應酬之後,帶著酒意前來,還購了很多書籍。小人一看這些書籍,有些是黃公子曾經買過的,是以十分奇怪,又以為他是醉中選錯了,便把此情,向他稟告。黃公子說不是選錯了,叫我放心。因為這批書籍,是他妹子要的,馬上就裝運返鄉……”

徐連二人這才明白,徐少龍道:

“原來她是居住在家鄉,不是在南京。不過黃夫人亦在此地,為何拋下那黃姑娘在鄉間。令人不免覺得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