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言必有中(第5/12頁)

婁濟世道:“也許宗大俠錦囊之中,另有妙計。”他趕緊替逢應時打圓場,免得宗旋一怒而撤手不管宗旋道:“我必須有個人在身邊,以便傳達命令,你們動手之時,我看出他的破綻弱點蔔須得有人以傳聲之法,轉告你們,對也不對?”

婁、逢二人無話可說,當即轉身奔去。河岸上孟憶俠著摺扇,身上的水靠把身軀裏得緊緊的,虎背蜂腰,英姿颯颯。宗旋等在車子上,幾乎可說是居高臨下,是以看得特別清楚。

楊燕輕輕道:“這雖說是謀定而後動,但是不免??自負了。”

宗旋道:“一點也不,他深知你們各派皆是暗中行事,武林中人全無所知,因此,他只須確有把握,能夠對付你們各派,即可布下這斬草除根之計。”

楊燕道:“他有何把握可言?”

宗旋道:“他孟家之仇,皆由他母親所引起,因此,你們彼此之間,容或尚摸不清楚一共有多少人要對付他們,但孟失人心中有數,所以,只要孟憶俠已盡悉這些家派的武功之妙,即可放心大膽,行此毒計了。”

楊燕點點頭,道:“你真了不起,本來全無所知之事,現在卻比我還清楚。”

宗旋只淡淡一笑,大有“何足道哉”之慨,他凝視了一陣,嘆道:“真是好一表人才,假如我不是日暮途窮,可真想與他結交一場。”

楊燕哦了一聲,道:“他果然勝於常人,可是與你相比,卻是差得太遠了。”

宗旋搖搖頭,道:“不然!此人如玉樹臨風,另有一種出塵拔俗之慨,我宗旋若是仍如往日,武功尚在,定要與他結交,認他這一個兄弟。”

楊燕訝道:“聽你的口氣,竟是十分傾慕心儀,只不知他比起羅廷玉來,便又如何?”

宗旋笑一笑,此時那轎子早已上岸,卻停在岸邊,似是有所等待,但所有的隨從家人,都已圍護四周,分明已無可等之人。

他搖搖頭,道:“這孟憶俠自有清新俊逸之氣,與羅廷玉的英姿駿發,威視當世的氣慨,又是另一番光景況味,不可混為一談……。”

他話聲略歇,又道:“此轎停歇不動,必是孟夫人的意思,實在教人莫測高深,單單是這一著,已可知道這位孟夫人胸藏甲兵,才智過人,無怪她能調教出如此俊拔的兒子了。”

楊燕道:“你這麽一說,連我也覺著那孟憶俠果然很不錯,你真想與他結交麽?”

宗旋道:“為了你的緣故,我只好放棄此念了,如若不然,我能結交上這麽一個朋友,好處還真不少呢!當然我並非想利用他才生結交之心的。”

楊燕道:“你的語氣聽起來好像很遺憾呢?”

宗旋道:“是的!我今日非得設法助你殺死孟家母子,真可說是平生之憾了。”

楊燕沖口道:“那麽你可以改變主意,我決計不會怪你。”

宗旋皺眉道:“假如我那樣做法,你便如何?”

楊燕道:“我為勢所迫,不得不出手對付他們。”

宗旋道:“那就算了,我雖然覺得孟憶俠不錯,但人家肯不肯交我這個朋友,還大有疑問呢!看,他們現身了,想是眼見對方好久沒有動靜,所以沉不住氣。”

逢應時和婁濟世,率領四名手下,齊齊向孟憶俠走去,他們全是兵刃在手,一望而知來尋晦氣。孟憶俠回身向他們望去,此時那頂轎子,被轎夫扛起,移到大路側,看來他們的用意是要離開河流稍遠,以免變成了“背水為陣”的局面。

宗旋低聲吩咐道:“叫陳大嬸將車把式遺下的氈帽著,繞到轎邊的樹木後,用樹枝頂著氈帽,略略露出形跡,此是最要緊的一著,萬萬不可被對方曉得尚有你這“飛環派”在場。”

楊燕吩附那陳大嬸去做之後,問道:“你從何認為此舉乃是最重要的一著?”

宗旋道:“這道理說破了很簡單,換作你是孟家之人,一旦發現尚有敵人潛伺左右,而又從頭發或衣服上察看出是女人,當然知道必是“飛環派”,因此,他們也一定會想到人數不止一個……。”

楊燕見他戛然住口,然而心中仍不明白,只好問道:“就算不止一個人,便又如何?你不是說利用此舉,護轎之人不敢插手去助孟憶俠之陣麽?如此豈不是人越多越好?”

宗旋道:“那是指第一階段而言,但到了第二階段,我們打算攻破對方的弱點時,這作用就大了!你應當還沒有忘記,第二階段的弱點是孟夫人,換言之,當孟憶俠認定陳大嬸是疑兵之計,因為他只搜索到一頂破氈帽時,那些家人,便將放手過去幫助少主入了。”

楊燕哦了一聲,道:“原來如此,假如我或陳大嬸露面的話,孟家便將認定我們尚有一人潛伺在側,因而不許家人離開轎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