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言必有中(第6/12頁)

他們說話之時,那邊廂的孟憶俠已經與逢、婁等人動上手。逢、婁二人見識過他的武功,是以雖然現身截擊,可是竟是采取守勢,嚴密招架,全是但求無過的作風。但見孟憶俠在這六人圍攻之下,一柄短短的鋼骨摺扇,指東打西,靈活而狠毒,盡皆是致命招數。誰要是挨上一下,絕無幸免於死之理。

假如婁、逢二人,不是如此的小心翼翼,此刻定然大有傷亡。敢情那盂憶俠諳曉他們的武功路數,每能搶制先機,施以反擊。對方雖然這般小心,卻也招招有人遇險。這真是一場很奇怪的搏鬥場面,婁、逢等人,本是主動截狙的一方,但一上來就從未進攻過,一味防守。相反的,孟憶俠卻是威風八面,連連猛攻。

看看激鬥了數十招,兔起鶻落的人影中,突然有一個橫飛七八尺,摔在地上,只慘叫了半聲。那是逢應時一個手下,穿著得一如莊稼漢,但武功卻真不弱。卻被孟憶俠一扇點中穴道,震出圈外,當場斃命。

婁濟世耳邊突然聽聞楊燕底微弱的傳聲,頓時精神一振,振腕連攻三劍。朵朵劍花,竟壓制住孟憶俠的氣勢,原本十分危殆的局面,登時改變。逢應時亦聽到了傳聲指點,但見他身法一變,長刀幻出奪目精芒,也是一連三招攻去。恰好是緊接著婁濟世頓挫下來的攻勢,直把孟憶俠迫得連連後退。

戰局突然變得如此奇異,不但孟家四名仆從大為失色,連孟憶俠亦茫然不解。暗念:他們的武功路子怎的忽然都改變了?他長眉一皺,扇招也忽然改變,同時摺扇末端伸出了半尺長的一截利刃。只見他施展貼身肉搏的招數,淩厲反擊。婁、逢等五人招架不住,陣腳大亂。

要知這孟憶俠功力深厚,何況兵刃招數都突然變了,使人有莫測高深之感。因此婁、逢等人抵敵不住,合乎情理。

孟憶俠手底狠毒異常,一望而知,他已有殺盡這些對頭的決心。這實在不是一般的人所能辦得到的,莫看是兩陣交鋒,生死立決。但殺人取命之舉,終屬殘酷可怕之事。

要下決心殺盡所有的人,真是談何容易?即使是久走江湖的豪客,殺死一兩個人,也必定會泛起厭倦後悔之念。此是由於舉世之人,皆在有形無形之中,受到當代的倫理道德觀念所影響之故。其時的觀念,如果認為殺人是傷天害理,必有報應的壤事,則下手傷人之際,定然有所顧忌不安。由此可見,孟憶俠心腸何等冷硬,手段是何等狠辣!假使不是他母親自小教導灌輸以不怕殺人的觀念,他無論如何也不能如此的鐵石心腸。

宗旋一方面看出了這一點,另一方面也摸清他的武功路數,立即低低吩咐楊燕傳聲指點眾人。刀光劍影中,婁、逢二人神色十分緊張凝重,顯然是感到大禍臨頭使然,當楊燕的傳聲一送入他們耳中,兩人的神情便先後改變。

這都是彈指間的事情,婁、逢等這一邊,雖然又有一名手下負傷。可是婁、逢這兩個首腦,已展開反擊,著著爭先。孟憶俠反而驚險萬狀,動輒有喪命之虞。孟憶俠仗著極強的內力,硬是封架住對方的攻勢,一面高聲吆喝。登時有一名家人,提刀向樹叢後繞過查探。

片刻間那名家人已經回來,大聲道:“只有一頂爛氈帽,並無敵蹤。”

孟憶俠道:“都上來助戰。”

孟家四名手下,立時呼嘯而上,四口長刀,閃耀出眩目的寒光,個個矯健標悍之極,霎時已把婁、逢等人迫得只下招架之力。這戰局變來變去,使人莫測端倪,無法猜測結局是那一方大獲全勝。

這時一道人影宛如流星般掠入大路上,直撲轎子。由於來路角度,已經算準,所以鏖戰中的人,無法攔阻。這道人影一眨眼已掠到轎邊,正是中年農婦裝束的陳大嬸。但見她一手撥開轎,另一手的長劍,剌向轎中。

根據他們多方求證所得的情報,轎中只有一個身染重恙的婦人。誰知起劍落之時,一只纖美皓白的手,握著一把明晃晃的匕首,疾然伸出,架住長劍。陳大嬸驚噫一聲,卻因數方似是要起腳踢出,不得不退。

轎中躍出一名侍婢,全身紫衣。揮動那短短的匕首,狂風驟雨般向陳大嬸攻去。她的手法路數,陰毒異常,兼且恰好克住陳大嬸的劍路,是以益發顯得高明淩厲,把陳大嬸殺得險象環生。正在這時,又是一道人影掠入場中。眾人目光都不禁掃瞥過去,但見來人是個荊釵布裙,但姿色動人的少女,甚是陌生,前此從未見過。這個村女裝束的美女一下子從大嬸身邊閃過,挑到轎前。

紫衣侍婢回身欲撲,誰知陳大嬸雌威突發,劍酒寒芒,兇厲反擊,迫得那紫衣侍婢不得不回手招架。

這一來那美麗少女便無人阻截,一迳以軟鞭扯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