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伍黔南秘聞(第2/5頁)

李煊興奮地問:“是什麽大事?”

計婆婆見此處並無別人,又開窗探頭巡視了一番,然後落下窗戶低聲說道:“原來獻陵中所葬的並非唐高祖皇帝,而是唐太宗不知從何處運來的一具和高祖皇帝年紀身材相仿的屍體,而真正的高祖皇帝,被秘密遷葬在另一個極隱蔽的地方。”

李煊、賀蘭晶聽了,都是大驚,說道:“這是為何?你是聽何人所說?”

計婆婆取出兩個椰子,遞給二人,自己又打開一個,將椰汁倒入碗中,說道:“我尋到曹王當時的舊宅,已是破爛不堪,裏面住著一個九十多歲的老瞎子,聽說是位宮中閹人,我當下就留了心。這老瞎子整天饑渴難耐,我去的那天正在下雨,他就爬到屋檐下接雨水喝。”

提到“喝”字,計婆婆端起滿碗的椰汁暢飲,又招呼李煊、賀蘭晶一起喝,李煊從未見過這椰汁,嘗了一口,不禁嘖嘖稱贊。

計婆婆接著說:“我打探到,這老瞎子原來不瞎,時而變賣一些珍寶為生。後來有一夥強盜半夜去劫了他,打瞎了他的雙眼,又逼迫他交出全部財寶,所以就淪落成這樣。”

李煊嘆道:“真是可憐啊!”

計婆婆接著說:“看他這樣,我就給他訂了一桌酒席,送到家中來,這老瞎子大吃大喝,快活極了。別說,他酒量還不錯,喝了幾十盞後,就給我講那些宮中舊事。他說,當年他叫懷忠,才十歲出頭,就被派到垂拱前殿去侍奉高祖皇帝,當時高祖皇帝已是枯樹風燈,經常臥病不起,其他宦官宮女偷懶,多命此人一手服侍。”

賀蘭晶疑心道:“我們到那殿裏訪察過,計婆婆你也知道,好像服侍高祖的宮女太監,都被害死了!”

計婆婆說:“高祖皇帝當年雖然年老,但心智卻十分清楚,他可能早就料到李世民會處死這些近侍,所以他有一天悄悄地對這個小宦說,他現在身體很差,已是油盡燈枯,所以要安排他悄悄出宮,還仔細叮囑他記住長安城外一座破廟裏藏有當年唐軍從隋將屈突通大營中搶來的寶貨。因當年國家未定,先行封賞後必然招致眾人怠惰,所以高祖親自派人藏在這個隱秘所在。後來國事繁忙,就將這一事擱下了。幽閉之中,高祖左右無事,就想了起來,看這個小宦懷忠對他很是體貼,於是就將此事告訴了他。”

李煊問道:“這懷忠是如何出得宮禁的?”

計婆婆說:“據說是高祖皇帝有一天故意裝作大發雷霆,如發了狂一樣,亂打諸般家具,又掄刀舞劍,狀如瘋魔,嚇得近侍不敢靠近。隔了兩日,高祖皇帝突然又溫言如常。近侍入宮一看,那懷忠已被打死在偏殿之中,當時天氣溽熱,渾身都有了蛆蟲,高祖命人擡去亂葬崗扔了。”

賀蘭晶道:“這自然是高祖皇帝演的一出戲了。蛆蟲之類,肯定是事先藏了腐肉後生出來的,到時候放在懷忠身上。”

計婆婆說:“一點不錯,那太宗皇帝聽說後,也沒讓人仔細勘查,於是這懷忠就逃出了宮去。”

“那他為什麽又來到曹王府中?”賀蘭晶又發問道。

計婆婆說:“他自幼進宮,對世事半點不知,有一次竟將一件皇家寶物在西市貨賣,被人緝拿,判了個長流黔南。到了此地後,和本地人風俗言語不通,於是就依著曹王過活。”

賀蘭晶突然想起計婆婆前面的話:“那獻陵中所葬並非高祖皇帝的消息,從何得來?”

計婆婆說:“那老瞎子懷忠說,他在宮中有一個同鄉夥伴,兩人關系甚好,當時同在高祖身邊供事。懷忠雖然出宮,還經常惦記著高祖的情況。不時借宮中宿衛互通訊息。在他口中,懷忠聽得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計婆婆講到此處,神色顯得十分鄭重,手中也不再剝那些果皮了,她說:“高祖去世之前,經常查看一個鎖鑰緊固的小匣子,匣子裏有一個小藥丸似的東西,他不時拿來查看,反復吩咐宮女和宦官,在他臨終前,一定喂他吃下這枚藥丸。”

李煊說:“這也奇了,看樣子這藥丸是救命仙丹了。為何不早早服下治病,臨死時再吃,做什麽?難道真有起死回生之效?”

計婆婆說:“是啊,但據說這藥丸的外皮似乎是極致密的膠質,裏面沉甸甸的,似乎包著金芯,入腹根本就難以消化,這根本就不像是藥丸!”

賀蘭晶眼睛一亮:“這難道是高祖皇帝臨終時留下的一道密旨?”

“啊!”李煊驚呼起來,“你是說這藥丸裏面封著一道高祖皇帝的臨終密旨?”

賀蘭晶和計婆婆一起點頭,不約而同地說:“大有可能。”

賀蘭晶說:“你想這等密封的膠丸,裏面如果再鑄以金芯,經過幾百年也不會腐壞,高祖皇帝被李世民幽禁,氣惱難平,雖然在宮殿中留下了很多激憤之語,但料知他駕崩之後,李二安有不毀去之理?而他臨終之際,吞下了藏有密旨的此丸。那李世民心腸雖毒,但也不至於到毀父屍身、剖腹取丸的地步。‘自古無不亡之國、不盜之墓’。一旦帝陵彰露,就是這件秘密大白於天下之時。雖然高祖皇帝無法料定是何年何代,但畢竟能讓千秋後世的人知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