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生死茫茫如夢幻恩仇了了隱江湖(第4/31頁)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但向天明只是這麽一站,就顯出了儼似淵停嶽峙的宗師氣象。

向天明是有“劍聖”之稱的成名劍客,耿玉京雖說是無相真人的嫡傳徒孫,卻只是個初出道的“雛兒”,如今他對這場比劍如此認真,固然令人感到意外,但也意味著他是對無相真人的尊重。武當派的一眾弟子都是一方面感到滿意,一方面又不禁為耿玉京擔心了。連深知耿玉京劍法的無名真人也是心裏想道:“只盼他能夠抵擋個三五十招也是雖敗猶榮了。”

耿玉京在眾人注目之下,已經走到向天明的面前站定,橫劍當胸,緩緩說道:“向先生遠來是客,請出招!”

向天明怔了一怔,隨即笑道:“不錯,你是無相真人的替身,我可不能把你當作武當派一個小弟子看待。主客之禮顛倒,那就是對無相真人的不敬了。”說罷一聲喝道:“接招!”劍光疾如閃電般的掃過來。

只聽得“叮”的一聲,耿玉京退了一步。向天明連環三招,接續而來。第二招儼似長虹攔腰橫卷,第三招卻似匹練般的直指心窩。叮叮叮三聲響過,耿玉京連退三步,但看他模樣,仍是氣定神閑,絲毫不露敗象。

這一下眾人都是大為驚詫,不波站在無名真人旁邊,輕聲說道:“沒想到玉京師侄對本門武學的精義參悟得如此透徹!”武當派的武學精義是“以柔克剛”,耿玉京抵擋向天明這三招淩厲的攻勢,正是深得“四兩撥千斤”之妙。

向天明哼了一聲,續采攻勢,有如長江大河,滾滾而上。耿玉京一個個的劍圈劃將出來,大圈圈,小圈圈,圓圈、斜圈,圈裏套圈。劃一個圈圈,就消解向天明的一分攻勢。不知不覺,已是過了三十多招。無名真人與本無大師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心中俱是想道:“這孩子即使在此際落敗,亦足以保持武當派的威名於不墜了。最怕的就是他不知進退。”

此時耿玉京若是罷手認輸,可說得是雖敗猶榮,對武當派的聲譽也是只有增加,絕無損失(須知他只不過是無相真人的徒孫)。但這只能由他本人來作決定,旁觀者是不能越俎代庖的。

但耿玉京卻似毫無退讓之意,他仍是見招拆招,見式拆式。而且,好像進入了忘我的境界,和向天明一樣,全副精神都注在對方的劍尖上。雙方都是如此,那就非得勝負已決才能罷休了。無名真人又是歡喜,又是擔憂,歡喜的是,本派一個小弟子也能夠和“劍聖”拼鬥至五十招開外,擔憂的是耿玉京終須落敗,縱然敗了亦已無損武當聲譽,但他本人卻是恐怕不死也得受傷。

向天明的劍法霍霍展開,劍勢當真是有如飛鷹展翼,盤旋飛舞,曲直相乘。站得近的人,已是可以看見耿玉京的額上滴下黃豆般的汗珠了。無名真人、無色長老、不波道人等武當劍術高手,比別的人更加吃驚,原來向天明的劍法亦是剛中有柔,他那盤旋飛舞的劍勢好像波浪的四面擴張,竟然也是隱隱含有太極劍法的“劍意”。耿玉京雖然還能夠招架,但落在這三位大行家的眼中,耿玉京的劍法已是被對方所克了。

耿玉京吸一口氣,心中默念“任他如泰山壓頂,我只當清風拂面。”靈台恢復清明,劍勢輕如柳絮,但柳絮輕揚,也不至為狂風粉碎。

向天明不覺也有“憐才”之意,但轉念一想:“我若讓這小子過了百招,還有何面目見天下英雄,更莫談開宗立派了!”爭名之念蓋過憐才之意,一咬牙使出了更為狠辣的絕招。劍光有如電閃,在旁圍觀的人都給劍光射得幾乎都睜不開雙眼。耿玉京縱然懂得“四兩撥千斤”的妙用,但看不清楚對方的來勢,卻又如何能夠施展?

無名真人正想拼著失了體面,替耿玉京認輸。但就在他想要喝止的時候,一個令人不敢置信的事情突然在他眼前出現了。

耿玉京在這樣劇烈的戰鬥之中,竟然閉上了雙目!

但說也奇怪,他閉上雙目,隨意揮灑,卻是每一招都恰到好處的化解了對方攻勢,他重新恢復了氣定神閑,額上的汗珠不復見了。

不波看得如醉如癡,問無名真人道:“玉京師侄這個境界,當真是我夢想不到,這、這是怎麽練成的,本門的劍法似乎未載。”

無名真人也是看得神搖目奪,半晌,說道:“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遇,到了這個境界,根本就無須講究什麽劍法了。”

不波大吃一驚,說道:“玉京師侄已經到達了這個境界?”

無名真人道:“我不知道,因為我自己也還未曾到達這個境界。但依我看來,他即使未曾到達這個境界,也是相差不遠了。不波,你對本門劍術最有心得,你看他這兩招是不是從無到有,似有還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