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小鎮聚英豪 金刀殺敵長江逢秀士 銀劍誅倭(第3/7頁)

到了那家獵戶,於承珠推說疲倦,先去睡了。周山民忍著創傷,卻是精神奕奕,和畢擎天、潮音和尚等在大廳談論抗倭的事情。

於承珠哪睡得著,只聽得潮音和尚大聲說道:“畢寨主畢老弟呀,只要你到沿海一帶看看,你非得氣炸肚皮,發豎目裂不可。那些倭寇簡直不是人,殺人擄人,那是不消說了。他們連孩子也殺,我就親眼見過,有十幾名倭寇,用一大鍋沸湯淋一大群三幾歲的嬰孩,嬰孩們呼號哀叫掙紮,那些倭寇還在旁邊拍手笑樂呢。那天可惜我到遲了一步,雖然把那些倭寇都打殺了,那群嬰孩卻救不回來了。我為此好幾個晚上睡不著覺。一般的海盜,志在劫掠,劫掠之後,便呼嘯而去;倭寇呢,可比一般的海盜狠毒上百倍千倍,他們劫掠之後,還要擄人,還要奸淫,還要殘殺,最後還要放一把火將村莊燒光,你說稍有點血性的人,能看得過去麽?畢老弟,你發不發兵?”

畢擎天沉吟半晌,道:“發兵那是該當的。請問潮音叔叔,倭寇的厲害之處在什麽地方?他們之中也有武功高明之士麽?咱們可得知己知彼。”潮音和尚道:“倭寇其實也沒有什麽厲害之處,但他們分成數十小股,彼此呼應,倒不像是烏合之眾,他們到處流竄,官軍又只是各守防地,不肯攔堵,只靠義民辦的團練,團練又沒有統一指揮,那就往往吃了倭寇的虧了。還有他們所用的倭刀卻是比一般我們所用的刀劍鋒利,在短兵相接肉搏之際,團練也往往招架不住,所以我說非得有一班學過技擊,像你們的部下那樣精銳之師去抵擋他們不可。說到武功,聽說日本的武士多練有‘柔道’和‘劍道’,柔道有點像我們中國的太極拳,劍道即是日本的劍法,以劈刺為主,看來也似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但和中原習見的劍法卻又不盡相同。聽說他們的柔道劍道,都以‘段’分級,最高的九段,我打敗過兩個五段的,九段的高手,卻未曾碰過。”

畢擎天又是一陣沉吟,周山民道:“就算倭寇最厲害,咱們也非去不可。潮音大師,你的馬快,我將我的令箭交付與你,另外再給你一封書信,你給我趕到雁門關外,傳我的令箭。叫他們立即混進關來,到浙江義烏集合。那時我的傷也定然養好了。我親自帶他們去,雁門關外的老巢,留下十分一二的人力,我看也就夠了。”潮音和尚大聲叫好,又道:“畢老弟,你呢?”畢擎天道:“那當然要追隨驥尾了。不過,有一件事咱們可得先商量好。”潮音和尚道:“什麽事?”畢擎天道:“剛才聽你所說,沿海的義民和地方的團練都是各自為戰,這不大好。咱們得推一個首領。按說以周大哥的資望,那是最適當不過的了。但當地的葉宗留、鄧茂七等人,不知道肯心服麽?”潮音和尚大叫道:“誰肯抗倭,我就服誰。誰做首領,這有什麽問題。”畢擎天大笑道:“打仗的事,沒有統帥,那可不行。何況咱們還不只是打平倭寇就算了呢。這統帥是非先推定不可的,周大哥,你說是不是?”

潮音和尚道:“蛇無頭而不行,這倒是真的。至於誰做頭兒,我可沒有意見。”畢擎天道:“那自然該是周大哥了,金刀寨主的威名,天下誰人不知?”周山民道:“不,論到雄才大略,畢賢弟,你勝我遠甚,而且你是北五省的大龍頭,這五省的綠林和幫會都聽你的,你既得地利,又得人和,若要推舉抗倭的首領,非賢弟不可。”畢擎天道:“小弟托庇,做了個大龍頭。但大哥在前,小弟豈敢僭越?何況,若論到地利人和,當地的葉宗留和鄧茂七等人,那又要比小弟更強了。”潮音和尚大笑道:“又不是做皇帝,何必你推我讓。依我說強龍不壓地頭蛇,哈,我說錯啦,畢老弟是名正言順的大龍頭,怎能比作地頭蛇?我的意思是,畢老弟是主,周寨主是客。若要推舉首領,畢老弟該當仁不讓。至於葉宗留和鄧茂七,他們早就說過,不論是畢大龍頭或周少寨主到來,他們都忠誠擁戴。畢老弟,不必多說啦,你就是要做皇帝,我潮音和尚也一力保你登基。”三人都哈哈大笑,畢擎天尤其笑得響亮,不知是笑潮音和尚的戇直,還是為他的一力推戴而得意。於承珠在裏房只聽得他故意謙讓了一番,終於答允了。

這一瞬間,於承珠陡然覺得心中作悶,畢擎天那粗獷的笑聲,越發惹起她的反感。於承珠不由得暗自想道:“原來此人貌似粗豪,卻也甚有機心。他明明要做頭兒,卻偏有許多做作!不過他肯派遣北五省的綠林豪傑抗倭,那倒是大功一件。”

只聽得外面潮音和尚又道:“救兵如救火,明日我便趕往雁門關外,傳周寨主的綠林箭。畢老弟,你明日也先帶隨你來的人到台州去吧。”畢擎天道:“哪有如此簡單,我還要回山東本寨,召集各家寨主,各路龍頭,再說我這大龍頭的職務,也得稍作交代才行呀。”潮音和尚道:“你派人回去傳令不行嗎?”畢擎天笑道:“此等事情,豈能遣人替代?”潮音和尚道:“台州的抗倭義軍,形勢危急,最少也得有個得力的人前往報訊,好振奮軍心才是。”周山民苦笑道:“誰去呢?”石翠鳳道:“我去!”潮音和尚道:“你要守護周大哥,如何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