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青劍驚濤 疑雲迷俠女公堂看審 正氣凜強梁(第4/9頁)

鐵鏡心略一沉吟,擡頭笑道:“多謝吾兄心意,那麽就請吾兄給小弟帶一個口信吧。”於承珠道:“帶給誰?”鐵鏡心道:“在離城東郊七八裏的地方,有一個小村叫做白沙村,村子西邊,靠山的所在,有一家人家,這家門前有三棵白楊樹,門首有一對石獅子,最易辨認。你見著這家主人,就把你今晚聽到看到的事告訴他吧。”於承珠道:“這家主人是什麽人?”鐵鏡心道:“你見著了自然就知道啦。”說話之間,忍不著微微一笑,笑得頗為神秘。於承珠回到居處,兀是想不明他這一笑是什麽意思。

第二日,派去和義軍聯絡的人,還沒有音訊回報,於承珠便獨自一人上白沙村去。

時序正是初秋,郊外田畝金黃,蟬鳴稻熟,一派天然景色,令人心醉,只是路上卻冷冷清清的,甚少行人。於承珠心中嘆道:“若無倭寇侵擾,這裏倒真是無殊世外桃源。”白沙村離城不到十裏,於承珠問明道路,不一刻便走到了。

那是一個小小的山村,村中只有十數家人家,東一家,西一家,疏疏落落。於承珠走了一段盤旋曲折的山路,在兩山合抱的山坳處,只見一家人家倚山建築,孤伶伶的無鄰無舍,山坡上種滿桂花,山風吹來,香氣襲人,有說不出的舒服,於承珠心道:“這家主人定然是個風雅之士了。”穿過那一片桂花林子,果然見著一對石獅子在石階上面,門前三棵垂楊,遮著了紅樓一角,於承珠端詳了好一會子,心中想道:“這必定是鐵鏡心所說的那家人家了,為什麽他不肯告訴我,屋中的主人是什麽人呢?”

於承珠正待扣門,忽覺背後微風颯然,有一個嬌滴滴的聲音斥道:“什麽人鬼鬼祟祟地來此窺探?”於承珠身形一閃,回頭看時,只見一個俏麗的小姑娘,穿著短袖的杏黃衫子,頭發梳成兩個叉角,看來稚氣未除,年紀和自己也不相上下,可是卻板起面孔,裝出一副大人的腔調,於承珠萬萬料想不到屋中的主人竟是這樣的一位小姑娘,只見那小姑娘聲到人到,右臂一圈,左掌穿出,用的竟是七絕手小擒拿手法,把自己當成一個小偷。

本來於承珠只要一說出鐵鏡心的名字便可以無事,但她一想到鐵鏡心在縲紲之中,誰都不記掛,只托自己帶信給這個小姑娘,不知怎的,突然童心大起,要試試這小姑娘的本事,當下雙掌一起,一招“烘雲托月”,化解了那小姑娘的擒拿手法,這招“烘雲托月”,是左掌托開敵人的肘尖,右掌跟著反抓,左掌是虛,右掌是實。那小姑娘冷不防被她托起手肘,“噫”了一聲,雙肩一沉,迅即還了一招“七星手”,反擊於承珠前胸,於承珠右掌那一抓竟然落空,心中也不禁暗暗佩服那小姑娘變招的迅速,當下立即雙掌一分,左臂如弓,右手駢指如箭,從“烘雲托月”一變而為“彎弓射雕”,於承珠對於掌法雖非所長,但她師承的“百變玄機劍法”,最講究身手的快捷,這一下出手如風,左臂攔著了那小姑娘的雙掌,右手中食二指倏的點到了那小姑娘胸前的“乳突穴”,那小姑娘杏面飛紅,突然伸口一咬。於承珠猛地醒起,自己現在是男子打扮,這一招“彎弓射雕”,大是無禮。

那少女猝然張口一咬,這一下“怪招”大出於承珠意料之外,幸而於承珠縮手得快,要不然兩根指頭幾乎給她咬斷。於承珠心中好笑,正想說話,那少女掌法一變,左掌一拍,右掌疾上,一掌接著一掌,竟似狂濤駭浪般地翻翻滾滾而來,絕無半點空隙,於承珠吃了一驚,仗著身法輕靈,騰挪閃展,轉瞬之間,躲過了她的七七四十九掌,幾乎給她迫得透不過氣來,心中暗暗驚奇:這少女的功力顯然較自己為淺,但掌法的淩厲迅速卻遠在自己之上,而且她每次出掌都是雙掌相連,形成一個個的圓圈,不住地向前推迫,就如一個波浪接著一個波浪,前浪未逝,後浪又來,當真是見所未見。於承珠的師父張丹楓博識各家武學,平日也常與於承珠談論,但卻從來沒有說過這種掌法。

這少女的掌法以七七四十九掌成一段落,循環反復運用,四十九掌一過,稍微一遏。於承珠立刻用“小天星”掌力,將內家真力凝於掌心,輕輕一引,把那少女的雙掌封出外門,笑道:“好掌法,咱們不必再打啦。我是給你帶信來的。”

那少女用力一捋,沒有掙脫,但覺對方的掌心似有一股黏力,將自己手掌吸住,牢不可脫。要知張丹楓自得了彭和尚的遺書——《玄功要訣》之後,經過了十年來的靜心參悟,已練成了最上乘的正宗內功,於承珠雖然年幼,功力未到,但所得的是張丹楓的真傳,已是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