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拍岸驚濤 芳心隨逝水沖波海燕 壯志欲淩雲(第2/7頁)

於承珠紅透脖子,不待鐵鏡心說話,著急說道:“胡說八道,誰和你同一帳幕?你進來我就拿劍刺你!”鐵鏡心故作驚詫,“咦”了一聲道:“賢弟何故生如此大氣?咱們初來之時,不是也同過帳幕麽?”於承珠一想,自己說話太急,不覺又露了痕跡,定一定神,平靜說道:“我最不歡喜與人同住,初來之時,山寨中一切因陋就簡,那是沒有辦法。”她想裝出鎮靜的神情來加以解釋,卻不料心中虛怯,自然流露出來,盡管她說話從容,卻掩不著尷尬的神色。

鐵鏡心哈哈一笑,他本來不是輕薄之徒,故意說要與於承珠抵足夜談,那是試探她的。一見她如此著急的神情,知道了她是一個女子,絕對無疑。不忍再迫她著窘,於是笑道:“賢弟既然嫌我這個臭男子,那麽為兄的自然不方便到你的帳幕去了。過兩天咱們再來這裏,倭寇給咱們開辟了這一座大武場,正好在這裏請你指點。”於承珠聽他話中有話,知道廬山真相給他窺破,羞得無地自容,幸而鐵鏡心說至此即止,知道她是女子之後,神色反而比前莊重了。

離開海濱,走進山區,各隊義軍都已獲勝歸來,鐵鏡心忽然瞧見師弟和師妹也在那裏,急忙走過去問,原來成海山與石文紈協助台州團練守城,這兩個月中,曾打退了倭寇的幾次偷襲,最近因為葉宗留的義軍勢盛,各路倭寇調去增援,台州的安全已經可以無慮了,因此他們帶了數百名自願抗倭的義民前來助戰。恰好石驚濤也在這個時候歸來,父女師徒,相見自是一場歡喜。

石文紈似乎還記著於承珠向她戲弄的舊恨,見了面冷冷淡淡的,不理不睬,於承珠心中暗暗好笑,乘機撇開了鐵鏡心,走過一邊,畢擎天想找她說話,她卻鉆入了人叢之中,忽見人叢之中有一個似是從台州來的團練人,目不轉睛地望著鐵鏡心,在人叢中擠過去,還似乎悄悄地向鐵鏡心打眼色。於承珠有點奇怪,但她為了避開畢擎天與鐵鏡心的糾纏,自己也鉆入人叢之中,那個人轉眼之間也不見了。

是夜義軍營地,熱鬧非常,附近居民,得知大捷的消息,紛紛殺豬宰牛,擔米挑酒,前來犒軍。葉宗留請石驚濤、畢擎天、鐵鏡心、於承珠等四人坐在上座,自己坐在下手相陪,將這次大捷的功勞,大部歸於四人。鐵鏡心和於承珠都覺不安。畢擎天卻不住地和葉宗留談今後的計劃,喝了幾杯,畢擎天似乎有了醉意,哈哈笑道:“葉大哥你這次指揮若定,確是一個了不起的將才。驅逐倭奴,只不過是牛刀小試而已。將來澄清四海,建大功創大業,也還有待吾兄呢!”他雖然沒有明說,但聽這樣的口氣,竟是想勸葉宗留和他同謀大事。鐵鏡心極為不悅,但見畢擎天已有了酒意,又是祝捷的歡宴,不便和他吵翻,索性自飲悶酒,他正好坐在於承珠的側邊,不住地用眼角瞟於承珠,醉中看美人越看越美,鐵鏡心也不禁漸漸露出一些狂態。於承珠給他瞧得心中煩躁,不待席散,便向葉宗留告罪,推說不勝酒力,回去睡了。

但於承珠哪裏睡得著覺,整晚忐忑不安,想起鐵鏡心日間的說話,羞愧與氣憤的心情交織不清,又防鐵鏡心會闖進來,連外衣也不敢脫,枕著寶劍,坐在床上,胡思亂想。

張丹楓、鐵鏡心、畢擎天的影子又一次地從她腦海中飄過,自從來到義軍軍中之後,她和鐵、畢二人朝夕相見,已是不止一次的將他們二人與自己的師父比較,又將他們二人比較,越來越有這樣的感覺:如果把張丹楓比作碧海澄波,則鐵鏡心不過是一湖死水,縱許湖光瀲灩,也能令人心曠神怡,但怎能比得大海的令人胸襟廣闊;而畢擎天呢?那是從高山上沖下來的瀑布,有一股開山裂石的氣概,這股瀑布也許能沖到大海,也許只流入湖中,就變作了沒有源頭的死水,有人也許會歡喜瀑布,但卻不是她。不過畢擎天固然令她討厭,鐵鏡心也沒有討得她的歡心。此際,她想起了日間之事,給鐵鏡心窺破了她的廬山真相,心中既是焦躁不安,又是惶惑失望,這種種不同的情緒,糾結不清,折磨著一個十七歲少女的芳心。連她自己也不明白自己為何有那些情緒?例如鐵鏡心與她何關?為何她每當在看不順眼,聽不順耳之時,就覺得心中失望?

夜已三更,喧嘩漸寂。她翻了個身,聽得遠處海風呼嘯,驚濤拍岸之聲,竟似她的師父在向她招喚。她在這世界上除了師父之外,就再也沒有親人了。想起了師父來,心中自然有一種甜蜜的感覺。忽地心中想道:“倭寇今日吃了這個大敗仗,幾乎是全軍覆滅,各地雖然還有小股的零星倭寇,已是不足為患,何況還有周山民的援軍,就將來到,更可安枕無憂。我還留在這裏作什麽?我為什麽不去跟我的師父?”但想起若然明日正式地向葉宗留告辭,則不但葉宗留必定挽留,鐵鏡心與畢擎天二人只怕也會向她糾纏。